[发明专利]一种下穿箱涵的山坡排水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60237.5 | 申请日: | 2023-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5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洁;黄站峰;黄辉;刘国强;常宗记;叶雨柯;郭行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3F3/04;E03F3/06;E03F5/14;E02B1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穿箱涵 山坡 排水系统 | ||
1.一种下穿箱涵的山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截流沟(3)、拦砂池(2)、集水竖井(5)、消力池(6)、排水箱涵(7)、海漫(9)及防冲槽(11);
所述截流沟(3)傍山平行输水箱涵(12)布置于坡脚且位于输水箱涵(12)上方;
所述拦砂池(2)设置于自然河沟或局部地势较低处与截流沟(3)连通,用于汇集坡面雨水并沉积大粒径推移质砂石并将收集过滤的雨水通过集水竖井(5)进入消力池(6);
所述集水竖井(5)布置于输水箱涵(12)的内侧与拦砂池(2)连通;
所述消力池(6)设置于集水竖井(5)底部;
所述排水箱涵(7)布置于输水箱涵(12)底下与集水竖井(5)连通并横穿输水箱涵(12);
所述海漫(9)和防冲槽(11)依次设置于所述排水箱涵(7)下游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箱涵的山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砂池(2)为钢筋混凝土矩形结构,池身出流坎高度不小于0.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箱涵的山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竖井(5)的顶部采用铸铁井盖(4)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箱涵的山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池(6)池深不小于0.5m,底板厚度不小于1.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箱涵的山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箱涵(7)每隔10-15m设置沉降缝,所述沉降缝分缝处设有橡胶止水带(8),并采用高压闭孔泡沫板(17)嵌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箱涵的山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竖井(5)、排水箱涵(7)、消力池(6)、输水箱涵(1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壁厚不小于0.3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箱涵的山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漫(9)为浆砌石结构,浆砌石厚度不小于0.3m,下设10cm砂石垫层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箱涵的山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槽(11)与海漫(9)之间设素混凝土隔埂(10),所述防冲槽(11)深度不小于1.0m,内部采用新鲜块石填充,块石粒径0.2-0.5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箱涵的山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漫(9)及防冲槽(11)两侧设置有挡土翼墙(1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箱涵的山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砂池(2)、排水箱涵(7)、消力池(6)、输水箱涵(12)底部铺设素混凝土垫层(14),垫层厚度不小于0.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02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漆面木塑复合地板的制造设备
- 下一篇:机器人标定方法、系统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