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氨烧嘴及燃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59511.7 | 申请日: | 2023-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1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国;程希如;柯善军;王宇;潘磊;张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仙湖实验室;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8;F23D14/6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鹏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纯氨烧嘴 燃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纯氨烧嘴及燃烧装置,氨气管外周面设有氨气孔,氨气管前端贯穿混合套筒的混合腔且转动连接有叶轮组件,混合腔外周面设有第一气孔,叶轮组件包括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第一叶轮位于第二叶轮后侧,第一叶轮的第一流道的外端为连通于第一气孔的第一进口,内端为第一出口,第二叶轮的第二流道的外端为连通于混合腔的第二出口,内端为连通于第一出口的第二进口,第二叶轮设有与氨气孔和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二气孔,混合套筒后端贯穿一级空气套筒的第一气腔,第一气孔与第一气腔连通,二级空气套筒的第二气腔的前端设有与混合套筒前端连接的风盘,风盘设有与第二气腔连通的旋流槽及与混合腔连通的喷孔。本发明能使氨气和一级空气混合更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纯氨烧嘴及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全球温室效应显著,所以,全球都在重视二氧化碳的排放,并采用相应措施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比如推行新能源电车、采用新能源作燃料,等等。其中,在燃烧器技术领域中,人们开始采用极具潜力的氨气来替换传统的化石能源,避免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从而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可是,氨气在燃烧时存在着点火能量高、火焰传播速度慢、火焰稳定性差等弊端,令氨气在工业燃烧器中很难保持稳定燃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氨气燃烧器采用氨气与一次助燃风进行预混的方式,具体的,将一次助燃风和氨气分别直接通入氨气燃烧器的混合室内,让一次助燃风和氨气在混合室内接触混合,然后流出氨气燃烧器的喷嘴,并进行点火。然而,在实际使用上述氨气燃烧器时,氨气和一次助燃风的混合均匀度不足,点火成功率不佳,因此,有需要对现有的氨气燃烧器结构作出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氨烧嘴,设计独特,能促使氨气和一级空气混合更加均匀以完成预混工作,有助提升氨气的点火效率和燃烧稳定性。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纯氨烧嘴的燃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纯氨烧嘴,其包括:
氨气管,其沿前后延伸且外周壁面设有氨气孔;
混合套筒,其沿前后延伸且具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外周壁面设有第一气孔,所述氨气管的前端贯穿所述混合腔;
叶轮组件,其与所述氨气管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位于所述第二叶轮的后侧,所述第一叶轮具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外端为连通于所述第一气孔的第一进口,所述第一流道的内端为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叶轮具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外端为连通于所述混合腔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二流道的内端为连通于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二进口,所述第二叶轮设有与所述氨气孔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一级空气套筒,其具有第一气腔,所述混合套筒的后端贯穿所述第一气腔,所述第一气孔与所述第一气腔连通;
二级空气套筒,其具有贯穿前后的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的前端设有风盘,所述风盘与所述混合套筒的前端连接,所述风盘设有与所述第二气腔连通的旋流槽以及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喷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仙湖实验室;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仙湖实验室;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9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口鱼加工处理平台
- 下一篇:游戏信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