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包的故障检测方法及电池包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50232.4 | 申请日: | 2023-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6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江露露;周俭节;李盼盼;赵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396;G01R31/367;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赵晓荣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故障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电池包的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包中各个电池单体在第t次充电时的实际容量增量曲线;所述实际容量增量曲线的横坐标为电压,纵坐标为容量增量;t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获得所述实际容量增量曲线覆盖的电压范围,根据所述电压范围从标准容量增量曲线中获取所述电压范围内包括的特征参数类型;所述标准容量增量曲线的横坐标为电压,纵坐标为容量增量;
从所述实际容量增量曲线中获得所述特征参数类型对应的特征值;将获取的所有特征值作为离群点检测法的输入,判断所述电池包中各个电池单体是否发生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得所述各个电池单体在健康状态满充满放的条件下的时间、电流和电压,根据获得的所述时间、所述电流和所述电压建立标准容量增量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压范围从标准容量增量曲线中获取所述电压范围内包括的特征参数类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标准容量增量曲线获得特征库,所述特征库包括以下特征参数类型:峰高度、峰位置、谷高度、谷位置、所述标准容量增量曲线与电压围成的区域面积组合、充电开始电压、所述充电开始电压对应的容量增量、充电结束电压和所述充电结束电压对应的容量增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比较所述各个电池单体的标准容量增量曲线中的相同特征参数类型的特征值,根据比较结果修正所述离群点检测法的超参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获取的所有特征值作为离群点检测法的输入,判断所述电池包中各个电池单体是否发生故障,具体包括:
将获取的所有特征值作为离群点检测算法的输入,得到各个电池单体的离群值;
分别将各个电池单体的离群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所述离群值偏离预设值预设范围时,判断对应的电池单体出现故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群值偏离预设值预设范围时,判断对应的电池单体出现故障,具体包括:
当所述离群值偏离预设值预设范围时,获得对应电池单体第t+1次充电时的实际容量增量曲线,获得对应的特征值继续获得离群值,如果继续获得的离群值偏离所述预设值预设范围,则确定该电池单体出现故障。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增量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根据所述各个电池单体的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获得充电电量;
根据所述充电电量和电池电压获得所述容量增量。
8.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放电管理单元和多个电池单体;
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池包中各个电池单体在第t次充电时的实际容量增量曲线;所述实际容量增量曲线的横坐标为电压,纵坐标为容量增量;t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获得所述实际容量增量曲线覆盖的电压范围,根据所述电压范围从标准容量增量曲线中获取所述电压范围内包括的特征参数类型;所述标准容量增量曲线的横坐标为电压,纵坐标为容量增量;从所述实际容量增量曲线中获得所述特征参数类型对应的特征值;将获取的所有特征值作为离群点检测法的输入,判断所述电池包中各个电池单体是否发生故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还用于获得所述各个电池单体在健康状态满充满放的条件下的时间、电流和电压,根据获得的所述时间、所述电流和所述电压建立标准容量增量曲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标准容量增量曲线获得特征库,所述特征库包括以下特征参数类型:峰高度、峰位置、谷高度、谷位置、所述标准容量增量曲线与电压围成的区域面积组合、充电开始电压、所述充电开始电压对应的容量增量、充电结束电压和所述充电结束电压对应的容量增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02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何首乌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FmPAL及其编码产物和应用
- 下一篇:轧机板坯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