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品制备用干法制粒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48208.7 | 申请日: | 2023-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9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沈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B01D46/56;A61J3/00;B30B11/18;B02C13/13;B02C23/14;B02C23/10;B02C23/1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品 制备 法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品制备用干法制粒机,包括Bin存储桶、干法制粒机、筛分机以及物料收集桶,所述Bin存储桶的出料口通过进料系统连接到干法制粒机的进料口;所述筛分机的进料口通过输料管连接到干法制粒机的出料口,且筛分机的一个出口连接到物料收集桶,其余出口通过输料管连接到干法制粒机的进料口;本申请通过设Bin存储桶、进料系统、干法制粒机、筛分机以及物料收集桶,并将各个部分系统衔接在为一体式设备,且药品制粒能够实现筛分循环,确保物料能够实现精准的筛分处理,实现药品物料的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控制,极大的提高了药品制粒的生产效率和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制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品制备用干法制粒机。
背景技术
干法制粒机依据干式制粒工艺的基本要求,将药粉经上料机(也可人工加料)加入制粒机的进料料斗内进行输送,药粉经过螺旋给料器的输送,到达垂直压辊处进行压制,在水平输送过程中,完成物料的脱气过程,该脱气过程使得药粉内部的气体尽可能多的排出,从而使得后面的压片工艺更加有效。在经过压片成型→片状物破碎→整粒→筛分几个步骤在不加粘合剂及水或者其他有机溶剂的条件下,制成具有一定粒径分布和密度要求的药品颗粒,完成从药品粉体至药品颗粒状的物理变化过程。
目前的干法制粒机与物料收集桶一般是直接对接进行物料的收集,然后在进行筛分,筛分机无法与干法制粒机直接集成并配合使用,一般需要单独收集然后导入筛分机这样的处理存在以下问题,干法制粒机的出料是细粉与颗粒混杂的形式,故物料收集桶里面也是细粉与颗粒混合的形式的物料,细粉由于质量较轻会飘散空气中影响周围环境,同时物料如果暴露到空气中,会影响颗粒物料的质量,这些情况在制药行业是被禁止的。而且如果尺寸过大或者过小的颗粒不进行回收,则会造成物料的浪费,同时目前干法制粒机一般是单独使用,无法更好的衔接进料、制粒、出料和收集等过程,进而造成物料在传输过程中产生污染,影响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目前干法制粒机由于无法和其他设备更好的衔接,进而影响物料传输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药品制备用干法制粒机,包括Bin存储桶、干法制粒机、筛分机以及物料收集桶,所述Bin存储桶的出料口通过进料系统连接到干法制粒机的进料口;所述筛分机的进料口通过输料管连接到干法制粒机的出料口,且筛分机的一个出口连接到物料收集桶,其余出口通过输料管连接到干法制粒机的进料口;所述干法制粒机包括有进料脱气系统以及制粒系统,所述进料脱气系统以及制粒系统均安装在机体内部,且制粒系统位于进料脱气系统的下方。
本申请通过设Bin存储桶、进料系统、干法制粒机、筛分机以及物料收集桶,并将各个部分系统衔接在为一体式设备,可使得物料不会暴露在空气中,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影响到物料,且药品制粒能够实现筛分循环,确保物料能够实现精准的筛分处理,实现药品物料的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控制,极大的提高了药品制粒的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避免不合格物品造成浪费,且还能够保证物料在每一道工序中的传输质量,避免物料由人工传输造成的污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系统包括有输料壳体,其中输料壳体的顶部通过连接软管与Bin存储桶连通,底部通过缓冲料仓与干法制粒机连通,所述缓冲料仓呈锥形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料壳体的内部设有旋转给料控制阀,输料壳体偏上位置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呼吸器。
本申请通过在Bin存储桶和干法制粒机之间设输料壳体,且输料壳体上连接呼吸器,呼吸器可以连通Bin桶和制粒机内部,保证两部分压力平衡,保证物料稳定输送,旋转给料控制阀通过调节转速实现对物料输送流量的控制,旋转给料控制阀的叶片和输料外壳均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对物料造成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未经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48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