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长激素注射筛查或检测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147972.2 申请日: 2023-02-22
公开(公告)号: CN116124950A 公开(公告)日: 2023-05-16
发明(设计)人: 乔亮;赵丹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G01N30/86;G01N30/88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王洁平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生长激素 注射 检测 血清 生物 标志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长激素注射筛查或检测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血清生物标志物包括20种不同的代谢物,通过分析代谢物组的表达情况,可以判断该样本是否注射生长激素。本发明还提供该生物标志物组的筛选方法,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利用人体血液样本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识别生长激素注射相关的代谢物组合。本发明的筛选方法普适性广,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有望用于生长激素注射的筛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生长激素注射相关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一种内源性的肽类激素,具有蛋白合成和脂质分解代谢的作用,发挥着调控机体生长和代谢、促进骨生长及骨骼肌蛋白合成的作用。GH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症,同时,由于GH促进合成的生物学作用以及难以检测的特点,GH在运动员以及健身爱好者中也引起了很大关注,很多人把GH看做运动能力增强剂导致随意摄入GH。但过量摄入GH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比如,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来避免GH过量摄入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目前为止,检测GH注射的方法包括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测法。直接检测法包括直接测定血液中循环GH的含量,也包括分别测定22kDa的GH与总GH的含量并计算二者比值来确定受试者是否注射GH(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1;86(4):1731-1737)。而GH节律性分泌的特点以及检测窗口期短极大的限制了直接测量法的应用。间接检测法是采用免疫分析的方法,以对GH敏感的生物标志物IGF-I和P-III-NP作为检测对象(J Clin EndocrinolMetab.2014;99(6):2259-2268),该生物标志物相比于GH在体内的半衰期更长,但有研究表明,P-III-NP含量受伤病影响,并持续2-3周。这意味着迫切需要寻找合适的标志物来检测GH的注射。

随着高灵敏度、高通量质谱仪的发展,组学,特别是代谢组学成为寻找和发现人体受到疾病或者药物刺激时的代谢生物标志物的新方法,广泛应用在疾病机理机制研究和寻找生物标志物的领域中。Amna Al-Nesf等人使用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分别从血液和尿液中筛选出7种和2种代谢物组成生物标志物组,可用于检测受试者潜在的自体血回输,与单种标志物相比,此方法的检测窗口延长了21倍(7d Vs.8h),并且规避了可能由感染或溶血带来的假阳性(Metabolites.2022;12(5):425)。Sock-Hwee Tan等人对服用GH和安慰剂的健康男性血样进行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从血浆中发现了8个对GH敏感的蛋白质可以作为候选的生物标志物,但其中两个蛋白IGFBP3和IGF-ALS在停用GH后立即明显降低(SciRep.2017;7(1):10039)。

上述文献报道表明了生物标志物组合在激素药物检测方面的应用潜力,而代谢物作为生命活动的终端产物,比蛋白质更稳定。目前缺乏单独针对GH检测的代谢物生物标志物组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组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的代谢物标志物组,及其在生长激素注射检测方面产品的用途,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标志物组可以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受试者是否注射生长激素,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强抗干扰的检测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介绍如下。

一种血清生物标志物在制备检测生长激素注射的试剂盒中的应用,试剂盒用于检测是否注射过生长激素,试剂盒中包括血清生物标志物,血清生物标志物包括如下20种代谢物:2-羟基-8甲基色烯-2-羧酸盐、L-谷氨酰胺、甜菜碱、黄嘌呤、尿苷、吲哚乙酸、甘氨脱氧胆酸盐、烟酸、初油酸、L-胱氨酸、3-氧代-6-乙酰氨基己酸酯、甘氨鹅去氧胆酸盐、2-羟基-4-(1-氧代-1,3-二氢-茚-2-亚基)-丁-2-烯酸、L-O-磷酸丝氨酸、反式肉桂酸、22-烯熊去氧胆酸、22-烯熊去氧胆酸、L-组氨酸、胆绿素和2-氨基丁-2-烯酸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47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