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与电学双谐振增强型的电光梳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39869.3 | 申请日: | 202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5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国伟华;涂慧镧;刘佳;陆巧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李晓凤 |
地址: | 43007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电学 谐振 增强 电光 发生器 | ||
1.一种光学与电学双谐振增强型的电光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学谐振增强电光梳发生器和电学调制结构;所述光学谐振增强电光梳发生器中的光经过所述电学调制结构,由于电光调制产生等间距的电光梳;
所述电学调制结构在行波电极的入射端和出射端引入短路电极,入射端短路电极和反射端短路电极的不连续性提供特定的反射率,构成电谐振腔,实现电学谐振增强;
其中,所述电谐振腔的特征频率等于所述光学谐振增强电光梳发生器的光谐振腔的自由光谱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与电学双谐振增强型的电光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光学谐振增强电光梳发生器包括光谐振腔和耦合波导;所述耦合波导将泵浦光耦合进入所述光谐振腔;所述泵浦光在所述光谐振腔中被调制,在所述光谐振腔中产生以泵浦光为中心,调制信号频率为间隔的等距光梳,所述等距光梳满足所述光谐振腔的谐振增强条件,所述等距光梳再从所述光谐振腔耦合进入所述耦合波导,实现所述等距光梳的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与电学双谐振增强型的电光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谐振腔包括电光调制区域和非电光调制区域;
其中,所述非电光调制区域采用SiO2层作为缓冲盖层,将所述非电光调制区域的光波导与上面跨越波导的金属电极隔开;金属电极在电光调制区域与光波导处于同一平面且有一定的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与电学双谐振增强型的电光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学调制结构包括电谐振腔、信号电极、接地电极、入射端掏空部分、反射端掏空部分,所述电谐振腔包括入射端短路电极、反射端短路电极,所述入射端掏空部分将所述入射端短路电极与所述接地电极隔断,所述反射端掏空部分将所述反射端短路电极与所述接地电极部分隔断;所述入射端短路电极和所述反射端短路电极都将所述信号电极和所述接地电极接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学与电学双谐振增强型的电光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电极、所述接地电极、所述入射端短路电极、所述反射端短路电极的厚度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光学与电学双谐振增强型的电光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信号电极和所述接地电极的间距以及所述信号电极的结构参数调整调制深度和光梳谱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学与电学双谐振增强型的电光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电谐振腔施加电场使所述光谐振腔的材料产生电光效应,改变所述光谐振腔中光的折射率,产生以调制频率为间隔的光梳。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光学与电学双谐振增强型的电光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谐振腔是环形行波腔或回音廊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学与电学双谐振增强型的电光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泵浦光以倏逝波耦合的方式从所述耦合波导耦合进入所述光谐振腔。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学与电学双谐振增强型的电光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所述入射端短路电极、反射端短路电极、入射端掏空部分、反射端掏空部分的长度与宽度调整电极的电场反射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98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冷却的淬火水槽
- 下一篇:一种联合分割视网膜眼底图像中视杯视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