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硝柳胺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39035.2 | 申请日: | 202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3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涛;杜香璇;艾晓辉;杨秋红;杨移斌;周顺;董靖;胥宁;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765 | 分类号: | C07K14/765;C07K1/34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7 | 代理人: | 常利敏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硝柳胺 人工 抗原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硝柳胺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采用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合成氯硝柳胺人工抗原,合成的氯硝柳胺人工抗原属国内外首次报道,填补了氯硝柳胺免疫学检测方法技术领域的空白,为氯硝柳胺酶联免疫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合成方法简单,通过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和原料配比,首次成功合成了氯硝柳胺人工抗原。经测定,通过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合成的氯硝柳胺人工抗原的偶联比为1:13.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硝柳胺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氯硝柳胺(Niclosamide,NIC),又名杀螺胺、贝螺杀、清塘净等,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的灭螺剂。在我国氯硝柳胺主要用于杀灭血吸虫传播的中间宿主钉螺,自1992年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实施,每年用药量约3200t以上,大量氯硝柳胺在江湖洲滩长期反复使用。氯硝柳胺在我国也被批准用作清塘剂杀灭钉螺、椎实螺和野杂鱼等。氯硝柳胺的盐氯硝柳胺乙醇胺盐(Niclosamide ethanolamine salt,NICEAS)在水产养殖中也被经常使用。氯硝柳胺对鱼类、蚤类、蝌蚪、螺类等具有明显毒性。Abreu等通过研究氯硝柳胺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证实氯硝柳胺能引起DNA的损伤。Ostrosky-Weqman等研究发现4个人类血液样品中有2个样品中碎屑形成与氯硝柳胺呈剂量相关增长。氯硝柳胺在人体内也能诱导产生血管舒张相关的副作用。持续大范围、大剂量使用氯硝柳胺对生态环境和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同时在水产养殖中氯硝柳胺的投毒案件也时有发生。
目前对环境水体、底泥和水产品中氯硝柳胺的检测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大型检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价格昂贵,试剂消耗量大,不适宜现场检测,也不易推广,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实现现场快速检测。免疫检测方法是以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为基本原理建立起来的快速分析方法,抗原、抗体的结合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成本低、简单快速的特点,在氯硝柳胺残留现场筛查和快速检测中具有明显优势。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氯硝柳胺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设计合理的氯硝柳胺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制备的氯硝柳胺人工抗原弥补了氯硝柳胺免疫学检测方法技术领域的空白,为氯硝柳胺ELISA检测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氯硝柳胺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其合成路线如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每9~10mg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标准品溶于50mL甲醇中,再加入9mL PBS溶液,得到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溶液;
步骤2、称取50mg载体蛋白BSA溶于PBS溶液中,得到载体蛋白溶液;
步骤3、称取120~125mg 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溶于5mL PBS溶液中,得到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溶液;
步骤4、将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溶液和载体蛋白溶液混合后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溶液中,搅拌反应14h;
步骤5、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透析,制得氯硝柳胺人工抗原。
进一步地,步骤1-步骤3中,PBS溶液为0.01mol/L,pH 7.4。
进一步地,步骤5中,将反应后的溶液装入透析袋中,用4℃的0.01mol/L,pH 7.4的PBS溶液透析72h,每8h换1次透析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9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