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长超重斜拉索架设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37382.1 | 申请日: | 202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9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康学云;种爱秀;厉勇辉;彭成明;陈建荣;韩治忠;张毅;袁灿;陈沿松;许盟;唐震;殷红阳;施杰;张宗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汪婷婷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超长 超重 斜拉索 架设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长超重斜拉索架设装置及其方法,其装置包括软牵引绳、张拉杆、软牵引连接体以及用于给软牵引绳提供牵引力和控制软牵引绳下放速度的张拉结构,所述张拉杆的一端通过变径套与斜拉索塔端锚头连接,张拉杆的另一端通过软牵引连接体与软牵引绳连接,软牵引绳穿过张拉结构设置。还包括拖轮,所述拖轮设在塔外壁索道管口位置处,软牵引绳穿过拖轮。由于斜拉索塔端张拉空间大、张拉设备力能力强,通过钢绞线将斜拉索塔端锚头下放置塔壁外,减少斜拉索梁端压锚力和水平牵引效率,解决传统斜拉索架设工艺梁端受限空间下压锚空间小、压锚力大带来斜拉索梁端压锚效率低和风险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长超重斜拉索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超长超重斜拉索架设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大跨斜拉桥是跨越大江大河和深山峡谷主要桥型之一,面对多种轨道交通协同发展迫切需求,越来越多桥梁倾向采用高速公路、铁路、市政公路等多功能于一体,为了适应桥梁轨道交通功能需求,主梁一般多采用钢桁梁结构,上层桥面采用高速公路、市政公路布置,下层桥面采用高速铁路或者地铁交通布置。钢桁梁斜拉索梁端锚固多采用锚拉板结构形式,锚拉板结构布置在钢桁梁上弦杆上,对于这种斜拉索梁端锚固形式,斜拉索施工期梁端压锚力大,压锚空间小。
目前较为常见斜拉索架设方法,斜拉索锚头塔端张拉杆锚固在后,采用卷扬机牵引,并转化为反压装置,利用反压装置进行梁端压锚,斜拉索架设方法在反压转换过程中风险比较高,压锚过程中效率比较低,同时由于反压装置只能提供梁端压锚力,卷扬机牵引力大,牵引过程风险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用于超长超重斜拉索架设装置及其方法,其可有效减少斜拉索梁端压锚力,提升水平牵引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超长超重斜拉索架设装置,包括软牵引绳、张拉杆、软牵引连接体以及用于给软牵引绳提供牵引力和控制软牵引绳下放速度的张拉结构,所述张拉杆的一端通过变径套与斜拉索塔端锚头连接,张拉杆的另一端通过软牵引连接体与软牵引绳连接,软牵引绳穿过张拉结构设置。
还包括拖轮,所述拖轮设在塔外壁索道管口位置处,软牵引绳穿过拖轮。
所述软牵引绳通过一组等长钢绞线形成,在每根钢绞线上标记有刻度线。
所述软牵引连接体的一端为空腔带螺帽结构,空腔的内径与张拉杆的外径相同,空腔内的丝牙高度和丝牙间距与张拉杆一致,软牵引连接体的另一端为用于软牵引绳锚固的蜂窝孔结构,软牵引绳钢绞线穿过孔径锚固。
所述张拉结构包括张拉千斤顶、撑脚以及锚具,张拉千斤顶位于张拉撑脚前端,张拉撑脚支撑在斜拉索塔端锚固位置之上。
所述拖轮通过拖轮吊绳吊挂在索塔侧壁上。
所述拖轮的前方设置有主吊绳和抱箍,斜拉索穿过抱箍,抱箍通过主吊绳吊挂设置。
所述蜂窝孔的数量大于或等于软牵引绳钢绞线的数量。
所述张拉撑脚通过斜支架固定在索塔上。
一种超长超重斜拉索架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斜拉索通过吊索桁车至吊装至桥面后,平板车将索盘运至梁端,通过展索小车将斜拉索塔端锚头牵引至索塔附近,张拉杆通过变径套与斜拉索塔端锚头连接,并在距离斜拉索锚头一定距离至少安装两个抱箍,为了避免抱箍对拉索损失和提高抱箍与斜拉索之间摩擦力,在抱箍和斜拉索之间填充橡胶,塔顶门架上下放吊点至桥面,并与抱箍连接;
步骤S2:塔内卷扬机下放钢丝绳,通过塔内索道管,到达桥面并与张拉杆连接,塔外索道管口设置拖轮,拖轮通过拖轮吊绳挂在塔顶门架上,保证钢丝绳不与索道管发生剐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73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联动通风天窗
- 下一篇:一种藻体原位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