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扭矩动态模拟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31293.6 | 申请日: | 2023-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7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范海艇;翟琼劼;夏冰玉;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L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顾俊超 |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扭矩 动态 模拟 装置 | ||
本发明设计一种便携式扭矩动态模拟装置,包括了外壳体,扭矩测量单元,扭矩传感器,扭矩转轴,绝对式编码器,蜗轮,蜗杆,回转盘,其特征在于,盘碟式心轴安装在外壳体底面上,扣碗式伞齿轮由轴承安装在盘碟式心轴上,扣碗式伞齿轮与带制动器的伞齿轮啮合,扭矩传感器直接安装在扣碗式伞齿轮的中轴上,扭矩传感器上连接扭矩转轴,绝对式编码器套装在扭矩转轴上,扭矩转轴顶端设置有内沉方孔,在外壳体上端滑套安装有蜗轮,蜗轮上面连接回转盘,蜗轮连接蜗杆,蜗杆由安装在外壳体上部的电机驱动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径向空间,大大压缩了轴向尺寸;蜗轮蜗杆加载件和绝对值编码器叠套在一起,也大大缩短了轴向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扭矩动态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动态扭矩模拟装置应用于生产制造过程中,为生产提供一定精度一定量程的扭矩。从而完成了相关产品的扭矩的测试和标定,为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提供了保障,因此,扭矩模拟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扭矩模拟主要有两类形式:
最简单的一类是加载在固定轴上,扭矩传感器和轴固定,通过工件直接加载,直接通过扭矩传感器静态地测量扭矩的大小;
其他还有是加载在旋转轴上,旋转轴中间是扭矩传感器,一端是工件,另一端是驱动或者制动装置,通常还配置有角度传感器,获取轴的旋转角度,最终可以得到扭矩和旋转角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动态扭矩模拟是加载在旋转轴上,模拟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旋转模拟过程和扭矩模拟过程。旋转模拟过程是在工件作用下或者驱动装置作用,旋转轴发生旋转,产生一个相对旋转的运动过程;在旋转过程中,产生一个动态变化的扭矩,可以设置旋转轴的转角和转矩的关系,实现一个动态扭矩的模拟。
目前很多的动态扭矩模拟装置都是串联的,从工件-加载轴-扭矩传感器-固定轴-驱动电机或者制动刹车等,轴向尺寸较大,导致整个装置体积较大,通常只能在相对固定的场所内使用,无法携带到现场使用。主要原因是各组件轴向顺序排布,扭矩传感器和驱动或者制动组件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尺寸无法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扭矩动态模拟装置采用串联结构存在体积较大,无法携带到现场作业的问题,现提出一种便携式扭矩动态模拟装置。采用盘碟式心轴支撑方式,叠套方式布置,压缩轴向尺寸,实现便携功能提供一种便携式扭矩动态模拟装置,本发明设计一种便携式扭矩动态模拟装置,包括了外壳体,盘碟式心轴,扣碗式伞齿轮,带制动器的伞齿轮,扭矩测量单元,扭矩传感器,扭矩转轴,绝对式编码器,蜗轮,蜗杆,回转盘,其特征在于,盘碟式心轴安装在外壳体底面上,扣碗式伞齿轮由轴承安装在盘碟式心轴上,扣碗式伞齿轮与带制动器的伞齿轮啮合,扭矩传感器直接安装在扣碗式伞齿轮的中轴上,扭矩传感器上连接扭矩转轴,绝对式编码器套装在扭矩转轴上,扭矩转轴顶端设置有内沉方孔,在外壳体上端滑套安装有蜗轮,蜗轮上面连接回转盘,蜗轮连接蜗杆,蜗杆由安装在外壳体上部的电机驱动连接。盘碟式心轴上设置有三个轴承安装环面,扣碗式伞齿轮底部轮毂设置有对应的由里到外的三个轴承安装环面。三个轴承安装环面分别是设置在盘碟式心轴底面上的外圈,设置在盘碟式心轴中间一具有台阶的凸起轴台阶上的中圈及设置在盘碟式心轴凸起轴上端侧面的内圈,对应的在扣碗式伞齿轮底部轮毂内侧面设置有外圈轴承安装环面,扣碗式伞齿轮底部轮毂近轴孔处设置的中圈轴承安装环面和在扣碗式伞齿轮底部轮毂轴孔内侧面设置的内圈轴承安装环面。外圈轴承安装环面处安装的轴承为径向轴承,中圈轴承安装环面处安装的轴承为轴向轴承,内圈轴承安装环面处安装的轴承为径向轴承。本发明的优点是盘碟式心轴和扣碗式伞齿轮结构充分利用径向空间,大大压缩了轴向尺寸;蜗轮蜗杆加载件和绝对值编码器叠套在一起,也大大缩短了轴向尺寸。提供的扭矩动态模拟装置总体尺寸控制在450X420X300范围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图2的CC结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12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