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覆式热管理系统及电池包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31264.X | 申请日: | 2023-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7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章驰威;郭永兴;陈贝;郭鹏;杨坤;童成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耀宁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571;H01M10/6568;H01M10/625;H01M10/637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马德举 |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覆式热 管理 系统 电池 | ||
1.一种包覆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包覆件(1),所述第一包覆件(1)内部安装有工作模块(10),所述第一包覆件(1)侧面开设有第一进液口(11)和第一出液口(12);
第二包覆件(2),所述第二包覆件(2)侧面开设有第二进液口(21)和第二出液口(22),所述第二包覆件(2)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覆件(1)上方,并通过与所述第一包覆件(1)合装将所述工作模块(10)包裹起来;
换热组件(3),所述换热组件(3)通过管道(300)与所述第一包覆件(1)和所述第二包覆件(2)连通,并使所述换热组件(3)中的换热介质沿所述管道(300)在所述第一包覆件(1)和所述第二包覆件(2)中循环流通对所述工作模块(10)进行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3)包括:
第一热交换板(31),所述第一热交换板(31)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覆件(1)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液口(11)和所述第一出液口(12)相连通;
第二热交换板(32),所述第二热交换板(32)设置于所述第二包覆件(2)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液口(21)和所述第二出液口(22)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板(31)和所述第二热交换板(32)分别与所述工作模块(10)的上下两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板(31)上设置有加强梁(4),所述加强梁(4)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包覆件(1)上,所述加强梁(4)朝向所述第一热交换板(31)的底面两侧设置有凹型槽(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板(32)上设置固定螺栓(321),所述固定螺栓(321)采用热熔自攻丝流钻螺钉(FlowDrill Screw FDS)工艺将所述第二热交换板(32)集成固定至所述第二包覆件(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覆件(2)中设置有加热元件(322),所述加热元件(322)固定于所述第二热交换板(32)与所述工作模块(10)之间,所述加热元件(322)的两侧表面涂布有导热介质(3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块(10)在做功时处于放热/吸热状态,所述工作模块(10)的换热功率小于做功时的放热/吸热功率,且所述工作模块(10)的做功效率随自身的温度参数而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件(1)和所述第二包覆件(2)包括:
包覆部分,所述第一包覆件(1)和所述第二包覆件(2)通过包覆部分合装,形成所述工作模块的包覆式结构;和
换热部分,所述换热部分设置于所述包覆部分朝向所述工作模块(10)的一侧,并作为所述换热组件(3)的安装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管道(300)分别连通于所述换热组件(3)和所述第一进液口(11)、所述换热组件(3)和所述第二出液口(22)以及所述第一出液口(12)和所述第二进液口(21)之间,形成换热介质流通的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5-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工作模块(10)进行加热时,所述换热组件(3)向所述加热元件(322)发出加热信号,使所述加热元件(322)发热,使所述工作模块(10)受热升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耀宁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耀宁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12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