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PI通信协议的一次性熔丝修调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29695.2 | 申请日: | 202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31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皓然;张涛;盛炜;吴江;王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8/61 | 分类号: | G06F8/61;G06F5/06;G06F13/42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强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pi 通信协议 一次性 熔丝修调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SPI通信协议的一次性熔丝修调电路,属于电子电路领域,包括SPI通信模块和熔丝烧写数字逻辑电路;SPI通信模块包括正常模式和熔丝模式;正常模式包含数据位、控制位和冗余位;熔丝模式包含熔丝地址位、熔丝控制位、熔丝模式位、熔丝标志位和熔丝使能位;熔丝烧写数字逻辑电路包括FIFO单元、互锁单元、上升沿触发单元和熔丝烧写执行单元。本发明复用了通用的SPI通信协议,可根据特殊的方法临时复用SPI通道烧写熔丝,烧写熔丝后可烧断结束标志熔丝,永久关闭烧写通路,安全可靠,不会出现误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接口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SPI通信协议的一次性熔丝修调电路。
背景技术
很多定制电路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烧写熔丝的情况,这时通常会用到特定的熔丝烧写配置接口;熔丝烧写完成后该接口便不再使用,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PI通信协议的一次性熔丝修调电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SPI通信协议的一次性熔丝修调电路,包括SPI通信模块和熔丝烧写数字逻辑电路;
所述SPI通信模块包括两种模式:正常模式和熔丝模式;所述正常模式包含数据位、控制位和冗余位;所述熔丝模式包含熔丝地址位、熔丝控制位、熔丝模式位、熔丝标志位和熔丝使能位;
所述熔丝烧写数字逻辑电路包括FIFO单元、互锁单元、上升沿触发单元和熔丝烧写执行单元。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SPI通信模块默认在正常模式下,冗余位为0,所述正常模式和所述熔丝模式通过特殊机制一进行转换;
其中所述特殊机制一具体为,配置第一次SPI协议,控制位R0、R1,数据位D0和冗余位NU0配置为0,此时在对应熔丝地址位置上配置熔丝烧写信息;配置第二次SPI协议,控制位R0、R1,数据位D0和冗余位NU0配置为1,数据位D3为1,其他位为0;两次SPI配置,即能够打开熔丝模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熔丝模式配置了译码器电路,具有烧写结束操作,通过特殊机制二能够烧写结束标志熔丝,烧断后永久退出熔丝烧写模式,不可再次进入;
其中所述特殊机制二具体为,配置第一次SPI协议,熔丝控制位R0、R1为0,熔丝模式位ST0为1、ST1为0,熔丝标志位FLA为1;配置第二次SPI协议,熔丝控制位R0、R1为1,熔丝模式位ST0、ST1为1,熔丝标志位FLA为0;两次SPI配置,即能够永久关闭熔丝烧写模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译码器电路包含数字译码功能和上升沿触发功能;
正常熔丝烧写时,译码器电路中的数字译码功能根据输入的熔丝烧写码去烧写不同的熔丝;熔丝烧写结束时,译码器电路中的上升沿触发功能根据熔丝控制位R0、R1、熔丝模式位ST0、ST1和熔丝标志位FLA输入信号的逻辑跳变触发阶跃信号,烧断结束标志熔丝,从而永久退出熔丝模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有输入信号满足电平状态跳变要求时,所述上升沿触发单元输出会触发阶跃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FIFO单元具有两部分组成:正常模式FIFO和熔丝烧写FIFO,二者通过与SPI通信协议关联的选通逻辑相连;所述上升沿触发单元的高有效输出、CSB的低有效输出以及数据位D3的高有效输出同时发生时,该选通逻辑门打开,由SCLK时钟信号将正常模式的FIFO信号扇出到所述熔丝烧写FIFO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互锁单元由烧写结束标志熔丝和熔丝烧写模块硬使能组成,一旦结束标志熔丝被烧断,熔丝烧写模块硬使能关闭,熔丝模式永远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9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