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继站天馈线雷电流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29515.0 | 申请日: | 2023-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8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向念文;王凌峰;周雨秋;阳晋;徐宗奇;宿志国;韩聪颖;魏定生;谭永旭;李兆坤;倪征澳;杜雨晨;张永纯;杨翠玲;杨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G01R1/28;G01R1/04;G01R1/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继站 馈线 雷电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中继站天馈线雷电流测试系统,包括高铁中继站内作为测试目标的通信铁塔(3)和信号机械室(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雷电浪涌冲击子系统、信号采集子系统以及远程控制子系统,所述雷电浪涌冲击子系统与所述通信铁塔(3)塔身顶端的避雷针(31)相连接,用于模拟雷击,给所述通信铁塔(3)注入雷电脉冲电流;所述信号采集子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电流采集装置(6),所述电流采集装置(6)设置在所述通信铁塔(3)上,用于在所述雷电浪涌冲击子系统的模拟雷击环境下采集流经所述通信铁塔(3)的雷电流数据;所述远程控制子系统接收所述信号采集子系统所采集到的雷电流数据,进行汇总和处理;天馈线(35)的一端设置在述通信铁塔(3)上,另一端进入所述信号机械室(4)内,与所述信号机械室(4)内的等效阻抗(4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站天馈线雷电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电浪涌冲击子系统包括雷电浪涌发生器(1)、导电金属编制带(2)和回流极(5);所述雷电浪涌发生器(1)的高压端通过所述导电金属编制带(2)与所述避雷针(31)相连接;所述雷电浪涌发生器(1)的低压端与所述回流极(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站天馈线雷电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极(5)包括导线(51)和若干深地电极(52),所述深地电极(52)设置于地面之下,且通过所述导线(51)与所述雷电浪涌发生器(1)的低压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站天馈线雷电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集装置(6)包括第一电流采集装置(61)和第二电流采集装置(62);所述第一电流采集装置(61)设置在所述避雷针(31)处,用来采集注入所述通信铁塔(3)的总电流;所述第二电流采集装置(62)设置在靠近所述信号机械室(4)的天馈线(35)上,用于采集所述天馈线(35)从所述通信铁塔(3)上分得的分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站天馈线雷电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采集装置(61)包括第一罗氏线圈测量器(611)、第一数字采集卡(612)和第一电脑棒(613);所述第一罗氏线圈测量器(611)套设在所述避雷针(31)上,用来测量注入所述通信铁塔(3)的总电流;所述第一数字采集卡(612)通过同轴电缆与所述第一罗氏线圈测量器(611)相连接,用来记录所述第一罗氏线圈测量器(611)所采集到总电流数据;所述第一数字采集卡(612)通过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一电脑棒(613)相连接,所述第一电脑棒(613)暂存所述第一数字采集卡(612)记录的总电流数据;
所述第二电流采集装置(62)包括第二罗氏线圈测量器(621)、第二数字采集卡(622)和第二电脑棒(623);所述第二罗氏线圈测量器(621)套设在靠近所述信号机械室(4)的天馈线(35)上,用来测量所述天馈线(35)从所述通信铁塔(3)上分得的分电流;所述第二数字采集卡(622)通过同轴电缆与所述第二罗氏线圈测量器(621)相连接,用来记录所述第二罗氏线圈测量器(621)所采集到的分电流数据;所述第二数字采集卡(622)通过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电脑棒(623)相连接,所述第二电脑棒(623)暂存所述第二数字采集卡(622)记录的分电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站天馈线雷电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子系统包括路由器(7)和计算机服务器(8);所述路由器(7)产生的无线局域网,所述计算机服务器(8)通过无线局域网远程获取所述第一电脑棒(613)和第二电脑棒(623)内暂存的总电流数据和分电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95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拉挤板双模收卷机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扭矩动态模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