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个人隐私保护的身份认证方法、介质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310127901.6 | 申请日: | 202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8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丁林葳;袁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融数联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4 | 代理人: | 沈煜华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个人隐私 保护 身份 认证 方法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个人隐私保护的身份认证方法、介质和设备,该方法在未注册用户注册过程中采用了生物识别标准信息与所述生物识别实际信息的相似度确定覆盖策略的技术手段,使得随之得到的第二编码信息具体哪些字段被覆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则即便是第二编码信息被公开,也不会泄露用户的隐私。此外,本发明中的方法涉及的覆盖策略的选择,是与生物识别标准信息与所述生物识别实际信息的相似度相关的,能够有效避免某些用户登录身份认证系统不顺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隐私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个人隐私保护的身份认证方法、介质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移动通信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在使用时都需要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在身份验证后,用户的基础信息例如手机号码、身份证信息、家庭地址信息等都会被应用程序获取,就出现了应用泄漏用户信息的风险,则导致用户经常受到骚扰电话的骚扰,使用户受到困扰。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用户在进行身份验证时存在隐私信息泄露,无法对用户个人的隐私信息进行有效保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个人隐私保护的身份认证方法、介质和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用户隐私信息泄漏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个人隐私保护的身份认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未注册用户注册身份认证系统的操作,获取未注册用户的生物识别标准信息;
对未注册用户的生物识别实际信息进行采集;
确定所述生物识别标准信息与所述生物识别实际信息的相似度;
在所述相似度大于预设的第一相似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未注册用户的基础信息,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含用于识别未注册用户身份的信息;
从预设的覆盖策略数据库中查找到与所述相似度匹配的覆盖策略,作为目标策略,其中,所述覆盖策略用于表征基础信息中哪些字段需要进行覆盖;
对所述基础信息进行编码,将得到第一编码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策略对所述第一编码信息中的至少部分字段进行覆盖,得到第二编码信息;
将所述第一编码信息、第二编码信息以及第一编码信息与所述第二编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身份认证系统的大数据库;并公开所述第二编码信息,以完成针对所述未注册用户的注册;
基于所述身份认证系统的大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以及公开后的第二编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基于所述身份认证系统的大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以及公开后的第二编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响应于已注册用户登录身份认证系统的操作,获取所述已注册用户的基础信息;
对所述已注册用户的基础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三编码信息;
在公开后的第二编码信息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三编码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预设的第三相似度阈值、且相似度最大的第二编码信息,作为目标信息;
从所述身份认证系统的大数据库中,查找到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第一编码信息;
在所述第三编码信息和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第一编码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预设的第二相似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已注册用户通过认证。
在本说明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编码信息和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第一编码信息的相似度不大于预设的第二相似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已注册用户不通过认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融数联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融数联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7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