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子阵的数字模拟合成自适应抗干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123138.X | 申请日: | 202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3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蔡凌萍;邹阳;余其旺;李洪涛;田巳睿;邱林康;钱浩楠;邢灵尔;黄雪琴;狄儒霄;初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8 | 分类号: | H04B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字 模拟 合成 自适应 抗干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子阵的数字模拟合成自适应抗干扰方法,包括:1)将N元线性阵不重叠非均匀划分为L个子阵;2)对接收信号采样,进行空间谱估计,得到空间干扰的个数及其导向矢量;3)对空间干扰的个数进行检测与判断;4)若干扰个数大于子阵个数的一半时,采用LCMV算法,得到阵元级模拟权矢量,进而配置阵元级移相器和衰减器;5)若干扰个数小于或等于子阵个数一半时,利用Capon波束形成算法,得到子阵级数字权矢量,进而配置子阵级数字移相器和衰减器;6)合成波束输出。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不仅测角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还可以减少硬件资源的消耗,提高计算的收敛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阵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子阵的数字模拟合成自适应抗干扰方法。
背景技术
阵列天线常被称为“相控阵”,即相位控制阵列的简称。顾名思义,相控阵天线是由许多辐射单元排列而成,各个单元的馈电相位由计算机灵活控制的阵列。阵列天线通常是由多个按一定规则排列的全向天线排列而成,通过改变阵列中各个天线单元的幅度和相位关系,可以实现对阵列天线方向图的波束指向的控制。
在电子战环境中,雷达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无源和有源的电磁干扰,这些干扰信号通过接收天线方向图的旁瓣或主瓣进入接收系统,使接收机的信号检测能力大为降低。雷达的抗干扰性能已成为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阵列天线技术是提高雷达抗干扰能力的重要手段。阵列天线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ADBF)使雷达根据干扰特性,自动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方案,并能随其变化动态地调整工作参数,达到某种最佳性能。目前阵列天线的ADBF技术已成为雷达信号处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近些年提出的各种波束形成方法,其应用大多是基于阵元级的,这对于只有几个天线阵元的小型阵列来说是可行的。但现在的阵列天线都朝着大型的稀疏阵列的方向发展,特别在相控阵雷达中,几百乃至上千个天线阵元已是屡见不鲜。如果在这种大型阵列中,在阵元级上应用波束形成方法,就得对每一个天线阵元的接收信号进行单独处理,即每一个阵元组成一个接收通道,每一个接收通道都必须包含几次放大、混频,最后是视频处理或模数(A/D)转换。可想而知,硬件成本将会成倍增加。因此必须减少信号处理器的维数,同时尽可能保持对阵列响应的良好控制。
减少信号处理器的维数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基于子阵的自适应阵列信号处理。
对于一个N元自适应阵列,有N个自由度可以利用,其中一部分自由度用来满足特定的约束,以利用某些可以得到的先验信息,称为约束自由度;剩下的自由度用来自适应地抑制干扰和噪声,称为自适应自由度。自适应自由度越多,自适应算法的计算量越大,收敛速度越慢;反之,收敛速度加快。基于子阵的自适应阵列信号处理正是减少了系统的自适应自由度来加快收敛速度的,因此缺点就是可以自适应抑制干扰的能力下降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子阵的数字模拟合成自适应抗干扰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子阵的数字模拟合成自适应抗干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N元线性阵列天线,采用不重叠非均匀划分将其划分为L个子阵,由阵元到子阵的降维矩阵设为T;线性阵列接收入射信号,入射信号由空间中P个互不相关的干扰信号和噪声组成;且N、L、P为正整数,;
步骤二:通过对子阵接收信号采样,在设定的快拍数下估计子阵级协方差矩阵,对子阵级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得到分解后的干扰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并对该结果采用MUSIC算法进行空间谱估计,得到空间干扰的个数M和空间干扰导向矢量;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得到的空间干扰的个数M进行判断,若,则执行步骤四;若,则执行步骤五;
步骤四:由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和步骤二中空间干扰导向矢量构建约束矩阵C和约束响应向量f,采用LCMV波束形成算法,计算得到阵元级模拟权矢量,并根据该阵元级模拟权矢量配置各天线阵元的移相器和衰减器,返回步骤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31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黏剂制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麦克风语音增强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