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镁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16015.3 | 申请日: | 2023-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9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蒋其旺;麻婷婷;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烟台)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10/0525;H01M4/48;H01M4/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复合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掺镁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一定质量比称取氧化亚硅细粉和金属镁粉,混合均匀,并进行高温烧结,对烧结后的物质进行破碎,得到前驱体1;
步骤2.将非无定形的碳材料分散于硅溶胶中得到硅溶胶复合材料;
步骤3.将前驱体1均匀分散于硅溶胶复合材料中,喷雾干燥,烧结,粉碎,制备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前驱体2;
步骤4.用HF溶液对前驱体2进行刻蚀,过滤、洗涤至中性后干燥,得到一种掺镁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氧化亚硅细粉粒径满足0.5um≤D50≤2um,所述的金属镁粉粒径满足0.5um≤D50≤2um;
优选的,镁粉和氧化亚硅细粉的质量比为(1~5):(19~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烧结过程为以3℃/min~5℃/min的升温速度由室温升高至300℃~500℃,保温1h~3h,再以5℃/min~8℃/min的升温速度升高至950℃~1100℃,保温1h~3h,最后以1℃/min~3℃/min的升温速度升高到1200℃~1500℃,保温3h~24h。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前驱体1的粒径满足4um≤D50≤8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硅溶胶固含量为20-60%,硅溶胶中二氧化硅颗粒粒径为6-50n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非无定形的碳材料是一维、二维、三维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气相生长碳纤维增强体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碳材料与硅溶胶的质量之比为1:(10-50),优选1:(15-3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前驱体1与硅溶胶复合材料质量比为1:(1-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在200-1000℃下烧结8-24h,优选在N2气氛下、700-900℃高温烧结。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HF溶液的浓度为4mol/L-8mol/L,优选的,刻蚀时间为0.2h-2h;
优选的,HF溶液的质量与前驱体2的质量比为(1~4):(1~2)。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掺镁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掺镁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包括内层内核和外层外壳,所述内层内核为掺镁氧化亚硅材料,所述外层外壳为非无定形的碳材料导电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烟台)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烟台)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160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