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筛选不结球白菜耐寒品种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14870.0 | 申请日: | 2023-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7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袁凌云;杨雅婷;张钊源;汪承刚;张豪英;吴建强;侯金锋;王文杰;唐小燕;陈国户;张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22/15 | 分类号: | A01G22/15;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齐小松 |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筛选 不结球 白菜 耐寒 品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筛选不结球白菜耐寒品种的方法:将不同品种的不结球白菜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培育;待生长至成株期,测定各品种对应不结球白菜的叶色参数,包括红绿值a、黄蓝值b、明亮度L;当测出的a值范围在‑18~‑9、且b值范围在10~25、L值范围在32~41之间,判断该品种的不结球白菜耐寒性强;当测出的a值范围在‑8.5~‑6、且b值范围在44~50、L值范围在53~64之间,判断该品种的不结球白菜耐寒性弱;选出耐寒性强的不结球白菜品种。本发明通过测定不同品种不结球白菜成株期的叶色参数a、b、L,可直接根据叶色参数的范围直接判断不结球白菜耐寒性的强弱,操作简单、便捷,且快速直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筛选不结球白菜耐寒品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不结球白菜是两年生草本植物,在江淮地区广泛种植,其叶色丰富多彩,营养价值高,是江淮流域秋冬季节种植的主要叶菜类蔬菜。但是,不同品种的不结球白菜对冷胁迫的耐受水平不同。随着不结球白菜栽培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区域的向北延伸,选育出耐寒性强的不结球白菜品种尤为重要。因此,获得一种直观、快速、有效的方法来筛选不结球白菜耐寒品种成为一种迫切需求。
不结球白菜种植地区冬季的低温胁迫引起冻害是不结球白菜栽培中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可以导致不结球白菜生长受到抑制,严重时还会造成冻伤甚至死亡,给不结球白菜产量带来严重的损失。抗寒性是指经过长期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植株所具备的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往关于评价不同作物耐寒性的指标和方法有:通过测定红掌新种质与3个不同耐寒性品种整株在受到冷害时的叶片冷害指数、叶柄冷害指数2个形态指标,以及叶片相对电导率变化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变化率2个生理指标,并结合主成份和聚类分析方法来进行红掌新种质的鉴定;建立椰子幼苗耐寒性预测模型,根据耐冷性鉴定预测模型对待测椰子资源进行耐寒性鉴定;利用已知耐寒能力不同的番茄品种,先对其进行短暂干旱处理后,再对其整体植株的冷处理条件进行研究,并测定冷处理后的地上部分茎叶的电导率,建立番茄植株耐寒程度在特定处理条件下与电导率大小的相关性,获得区分番茄不同耐寒品种的电导率的数值范围,从而可以短时间内,对大批量不同番茄品种(系)材料进行植株的耐寒性性评价;根据冬瓜冷害分级进行分级,计算冬瓜的冷害指数,再按照冬瓜耐寒性分级标准判断冬瓜耐寒性筛选出耐寒冬瓜种质;利用冷冻茶树新梢,然后比较冷冻前后茶树叶片色差值变化,鉴定茶树耐寒力。然而,上述方法中指标的获得均需建立在样品低温胁迫处理后,这对于大量作物的耐寒性筛选并不直观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直观、方便、快速、有效的筛选不结球白菜耐寒品种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筛选不结球白菜耐寒品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不同品种的不结球白菜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培育;
(2)待生长至成株期,测定各品种对应不结球白菜的叶色参数,包括红绿值a、黄蓝值b、明亮度L;
(3)当测出的a值范围在-18~-9、且b值范围在10~25、L值范围在32~41之间,判断该品种的不结球白菜耐寒性强;当测出的a值范围在-8.5~-6、且b值范围在44~50、L值范围在53~64之间,判断该品种的不结球白菜耐寒性弱;
(4)选出耐寒性强的不结球白菜品种作为不结球白菜耐寒品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1)中,将不同品种不结球白菜的种子分别播种在穴盘中,待不结球白菜幼苗长至5~6片真叶后移植到基质和蛭石以2:1体积比混合的营养钵中;之后移入人工气候室培养,随机排列,并保证每个品种至少6个。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人工气候室中的不结球白菜幼苗生长培养条件为:昼间温度25℃,夜间温度15℃,光照强度16680lux,光周期16h昼/8h夜,70%相对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14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