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管道高精度装配平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13709.1 | 申请日: | 2023-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0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航;唐渝;李红彪;路玉金;徐有鹏;李朝龙;袁中涛;吕彦雷;周文奇;刘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梁轶聪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管道 高精度 装配 平台 装置 | ||
一种大型管道高精度装配平台装置,涉及建设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平台主体,平台主体的一侧边处设置有固定靠板,固定靠板的一端处设置有位于平台主体正上方处的活动靠板,固定靠板上设置有与活动靠板配合的角度限位组件,固定靠板、活动靠板上均设置有与管道零部件配合的电磁吸附组件,电磁吸附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靠板或活动靠板若干个电磁吸面板,固定靠板、活动靠板均设置有与管道零部件配合的移动角板组件。本申请能够有效地通过机械辅助,减少人为影响,提高管道预制加工精度,确保构造尺寸、角度、同轴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同时可以有效的缩短管道组装步骤的工时,此外,整个装配平台操作简便,且但对于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不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预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管道高精度装配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倡绿色低碳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装配式建筑领域其中包含机房大型管道预制安装,通过BIM信息技术建模,在工厂提前完成管道下料、组装、焊接,并运输至现场平装,工期缩短,效率显著提升,不仅提升了施工质量,还具备低碳环保、节约资源等优势,避免了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劳动力的浪费。管道预制装配相比现场施工,所有的管道部件都提前在加工厂完成并运输至现场,对管道加工质量及精度要求极高。
然后,管道预加工精度不够,不利于现场拼装,常出现误差过大无法安装,返工重做,影响施工进度,浪费人力物力,此外,大直径管道的筒体与其端部的法兰进行焊接组装时,需要保证管道筒体与两端的法兰同轴,而且两端法兰上的螺栓孔也要保证一一对应,组装精度要求很高。目前,传统的大直径管道与法兰进行焊接之前,通常预先进行人工划线,然后根据划线位置进行焊接,这样不仅人工成本比较高,生产效率比较低;而且容易产生人为误差,产品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发明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大型管道高精度装配平台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管道高精度装配平台装置,包括平台主体,平台主体的一侧边处设置有固定靠板,固定靠板的一端处设置有位于平台主体正上方处的活动靠板,固定靠板上设置有与活动靠板配合的角度限位组件,固定靠板、活动靠板上均设置有与管道零部件配合的电磁吸附组件,电磁吸附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靠板或活动靠板若干个电磁吸面板,固定靠板、活动靠板均设置有与管道零部件配合的移动角板组件;
平台主体的顶面上横向开设有第一法兰盘槽,平台主体的顶面上纵向开设有与第一法兰盘槽相连通的第二法兰盘槽,第一法兰槽位于固定靠板的正前方处,且第二法兰盘槽位于活动靠板垂直于固定靠板时的活动靠板的正前方处;
平台主体的远离固定靠板一端边处纵向开设有第一升降槽,且第一升降槽中设置有第一升降靠板组件,第一升降靠板组件与位于活动靠板与固定靠板平行时的活动靠板间隙配合,平台主体的远离活动靠板一端处纵向开设有第二升降槽,第二升降槽中设置有第二升降靠板组件。
进一步的,固定靠板、活动靠板的顶面上均刻画有尺寸刻度。
进一步的,固定靠板靠近活动靠板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一凹槽,活动靠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二凹槽,角度限位组件位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中;角度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平台主体中的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处竖向设置有贯穿第一凹槽的输出轴,且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且输出轴上套设有与固定靠板转动配合的连接框,且第一凹槽设置有与连接框转动配合的轴承,连接框与第一凹槽间隙配合,连接框与活动靠板可拆卸连接,且第二凹槽竖向设置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啮齿配合的转动齿轮。
进一步的,固定靠板、活动靠板均开设有与电磁吸附组件配合的预留腔,预留腔的正前方处预留有预留槽,预留槽中安装有电磁吸面板,且电磁吸面板上设置有安装螺杆,且预留腔中设置有与电磁吸面板相接触的电磁铁,预留腔中设置有与电磁铁相连接的控制芯片,且预留腔中设置有与控制芯片相连通的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137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