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09453.7 | 申请日: | 2023-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7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轲;牟敦峰;邵珠亮;林本森;郭建国;王敏涛;王洪杰;宋家华;杨峰;张立沛;陈晨;李东升;叶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沭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0 | 分类号: | H04W4/30;H04W4/33;H04W4/38;H04W40/22;G16Y20/00;G16Y40/10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边雁 |
地址: | 276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可视化 平台 联网 信息 采集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BIM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包括管理子系统、第一采集子系统、移动采集子系统、物联网终端子系统,所述管理子系统与BIM可视化平台连接,第一采集子系统包括若干主采集装置,移动采集子系统包括若干移动采集终端,物联网终端子系统包括若干物联网终端。本申请通过优选中继终端以及移动采集终端主动采集的方法,对传输质量较差的物联网终端数据进行中继上传,提升了基建现场物联网数据上传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建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BIM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BIM即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一个由二维模型到三维模型的一个转变过程,也是从传统施工中被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到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转变过程。
BIM可视化平台就是依托于现场管理平台,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BIM、GIS等技术手段,对人员、设备、安全、质量、生产、环境等要素在项目前期策划、实施以及后期运维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全面采集与处理,并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最终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安全作业、智能生产、高效协作、智能决策、科学管理的智能化过程管理系统。临沂公司自2018年起,深入推进BIM+技术在电网小型基建管理中的应用,依托蒙阴生产综合用房、临沂超越电力工程服务中心、临沭生产综合用房项目的建设,成功打造自有BIM可视化平台,探索出一条适合建设方施工管理的先进管理模式,推动项目实现智能化、精益化管理,最终实现电网小型基建项目投资利益最大化。
BIM可视化平台在基建管理上起到了极大的提升作用,但伴随而来的是海量的物联网数据上传,比如环境监测数据、可移动摄像头的视频图像、用于上传人员位置的物联网卡片、电能表、水表计费数据等,由于建筑物、建筑材料、施工设备等密集分布,以及物联网采集终端的安装位置在建筑物内部等原因,容易造成物联网数据无法及时准确的上传,可靠性较差,因此,提出一种能够提升物联网数据上传可靠性,以进一步提升BIM可视化平台的辅助管理能力的信息采集系统,是BIM技术在基建领域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BIM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通过优选中继终端以及移动采集终端主动采集的方法,对传输质量较差的物联网终端数据进行中继上传,提升了基建现场物联网数据上传的可靠性。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BIM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包括管理子系统、第一采集子系统、移动采集子系统、物联网终端子系统,所述管理子系统与BIM可视化平台连接,第一采集子系统包括若干主采集装置,移动采集子系统包括若干移动采集终端,物联网终端子系统包括若干物联网终端,各子系统相互配合进行物联网信息采集的具体步骤如下:
S100:管理子系统获取BIM可视化平台传输的采集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下发第一采集子系统;
S200:第一采集子系统对物联网终端进行终端位置校正和信号质量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传管理子系统;
S300:管理子系统将信号质量低于预设值Limit1的物联网终端加入集合M,其余物联网终端加入集合N,对集合M内的物联网终端UE_m进行中继配对,将满足(UE_n,BS_f)与UE_m水平共线且中继链路信号质量最好的UE_n设为UE_m的中继终端,UE_n为集合N中的物联网终端,BS_f为UE_n对应的主采集装置,将完成配对的物联网终端UE_m从集合M中删除;
S400:管理子系统判断集合M是否为空,
若是,则跳转到步骤S600;
若否,则跳转到步骤S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沭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沭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94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