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融导管电极定位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08774.5 | 申请日: | 2023-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8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博;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圣达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邱锴文 |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消融 导管 电极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消融导管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消融导管电极定位装置。该消融导管电极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座、定位组件和调节组件,安装座包括底板与至少两个侧板,侧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定位组件包括定位轴和至少两个定位板,定位轴与侧板连接,定位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用于共同容纳消融导管的管材,定位轴贯穿至少两个定位板,相邻两个定位板之间形成预设间距,以容纳消融导管的电极,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相邻两个定位板之间的预设间距。本发明提高了电极安装的定位效率,保证了电极安装位置的精确度,适用于装有多个电极的各类消融导管,可根据安装需求定制不同的预设间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融导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融导管电极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之一。该手术是在X光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通过穿刺血管把电极导管插入心脏,先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高频电流,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很高的温度,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干燥坏死,达到治疗目的。对于消融导管而言,无论是射频能量,还是脉冲场能量,其电极都是能量传输的关键组件。电极作为导管消融部分的重要组件与组织的待消融部分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其在导管上的位置以及各电极之间的相对位置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精确控制各电极的位置十分重要。
无论对于哪种能量形式,从有效性角度而言,导管上的各电极在最终安装时,越接近预设计的理想位置,则越有可能在使用时达到理想效果。如导管上各电极之间距离过远,大于预设计距离,则可能导致消融效果不佳。从安全性方面考虑,对于射频消融,如导管上各电极之间距离过近,小于预设计距离,则有可能造成能量堆积导致组织过度损伤。对于脉冲场消融,如导管上各电极之间距离过近,小于预设计距离,则有可能造成电极击穿,不仅会导致导管的损坏,也有可能会造成组织的损伤。通常情况下,在制作导管过程中,导管上各电极之间的距离均由操作人员用直尺等量具逐个测量确定后再进行固定安装。如此操作不仅耗费大量工时,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是人工测量,在长时间操作过程中测量误差容易波动,电极的安装精度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融导管电极定位装置,能够提高电极安装的定位效率,保证电极安装位置的精确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融导管电极定位装置,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与至少两个侧板,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
定位组件,包括定位轴和至少两个定位板,所述定位轴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定位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用于共同容纳消融导管的管材,所述定位轴贯穿至少两个所述定位板,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形成预设间距,以容纳所述消融导管的电极;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的预设间距,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和调节件,所述调节座与所述定位轴的间距可调,所述调节件滑动设置于所述调节座,
所述调节件包括拨动部和第一滑动部,所述调节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拨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部,所述拨动部能够伸入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并拨动所述定位板。
作为本发明的消融导管电极定位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调节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
作为本发明的消融导管电极定位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调节座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消融导管电极定位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避让槽为长条形槽结构,所述避让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消融导管电极定位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宽度与所述避让槽的宽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圣达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圣达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8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