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分与回油一体式的回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06211.2 | 申请日: | 2023-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6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程平;杜元新;官建成;张远维;万玖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奥图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0/06 | 分类号: | F25B40/06;F25B43/02;F25B3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方秀强;江文鑫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油一 体式 回热器 | ||
本发明涉及回热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气分与回油一体式的回热器,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内部腔;内部腔中设有换热管,换热管上设有导流换热结构;机体上设有排出液滴的回油管,内部腔中设有折流结构;通过换热管与内部腔之间为冷气体提供流动道,让冷气体能与换热管内的热流体进行热交换,而利用导流换热结构增加热流体热能的集中换热,当冷气体冲击在折流结构时,利用惯性离心力效应或一个突然转向,让冷气体中夹带细微的液滴或润滑油会在折流结构积累形成水滴状的液滴或油液流至内部腔,而内部腔与回油管连通,通过回油管将水滴状的液滴或油液排至压缩机中,解决了气分难于解决气分内部聚集的冷冻油液再返回压缩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热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气分与回油一体式的回热器。
背景技术
回热器又称气液热交换器。在氟里昂制冷系统中利用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蒸汽去冷却进入蒸发器前的高压液体,使液体制冷剂(热流体)过冷和蒸汽过热的一种热交换设备。
在回热式制冷机中,回热器是必须用到的一个重要部件,回热器的特点在于冷、热流体交替地流经同一流道空间,流体通过与回热器的直接接触实现热交换。
压缩机气分主要作用是分离来自蒸发器的低压蒸气(冷气体)中的液滴,以保证压缩机吸入的是饱和的蒸气,避免压缩机产生液击而损毁。
现有的回热器和气分是两个独立的设置,现有的气分难于解决气分内部聚集的冷冻油液再返回压缩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气分与回油一体式的回热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分难于解决气分内部聚集的冷冻油液再返回压缩机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气分与回油一体式的回热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内部腔;所述机体上设有供冷气体进入机体的冷进管以及供冷气体排出机体的冷出管,所述冷出管与冷进管通过内部腔连通,所述内部腔中设有供热流体流动换热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上设有导流换热结构;
所述换热管上设有供热流体进入机体的进液口以及供热流体排出机体的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分别显露于机体外;所述机体上设有排出油液的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内端与内部腔连通,所述回油管的外端与压缩机连接,所述内部腔中设有增加冷气体在内部腔中流动距离的折流结构,所述折流结构抵接在内部腔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折流结构包括纵向折流板以及横向折流板,所述纵向折流板抵接在横向折流板上形成T字型结构,所述横向折流板位于冷进管的下方,所述横向折流板上设有横向引流孔,所述横向引流孔与冷进管连通;所述纵向折流板上设有纵向引流孔,所述横向引流孔与冷出管之间通过纵向引流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引流孔抵接在内部腔的底部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折流板将内部腔分隔成气分腔以及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与气分腔之间通过纵向引流孔连通,所述气分腔分别与冷出管和回油管连通;所述换热腔与冷进管之间通过横向引流孔连通;所述换热管位于换热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包括U型换热段和与进液口连通的导入平直段以及与出液口连通的导出平直段,所述U型换热段的两端分别与导入平直段和导出平直段的内端连接,所述导入平直段和导出平直段的外端分别显露于机体外,所述导入平直段和导出平直段分别位于导流换热结构内;所述U型换热段位于内部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U型换热段的外侧壁贯穿在纵向折流板上,且显露于气分腔中,所述U型换热段的内侧壁抵接在横向折流板上,且显露于换热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导入平直段和导出平直段上分别套设有翅片管,两个所述翅片管分别沿着导入平直段和导出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换热结构包括中空贯穿的加热筒,所述加热筒分别沿着翅片管的外周环绕布置,所述加热筒的内侧壁上具有多个朝向翅片管延伸抵接的导热片,多个所述导热片沿着加热筒的内侧壁环绕间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奥图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奥图威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6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