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DMS红外光反射导致亮斑的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01483.3 | 申请日: | 2023-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1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董亮;张如;邹定远;罗浩菱 | 申请(专利权)人: | 钧捷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20/59 | 分类号: | G06V20/59;G06V40/16;G06V10/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尹益群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dms 红外光 反射 导致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处理DMS红外光反射导致亮斑的系统,通过生成脸部图像的高光轮廓图像以及背景轮廓图像,在高光轮廓图像中确定红外补光光源的反射亮斑区域的位置,在每一张背景轮廓图像上定位所述驾驶员的眼部区域,在所述背景轮廓图像上具有清晰的眼部轮廓时,跟踪所述眼球区域在所述眼部区域中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眼部区域在所述背景轮廓图像上的位置以及所述眼球区域在所述眼部区域中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驾驶员的眼球区域在所述背景轮廓图像中的位置,在所述反射亮斑区域和所述眼球区域具有重叠区域且在所述背景轮廓图像上没有清晰的眼球轮廓时,执行修复所述背景轮廓图像的眼球区域的操作,能够减小红外光源的反射亮斑对驾驶员监测功能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驾驶员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DMS红外光反射导致亮斑的系统。
背景技术
DMS(Drive Moniter System,驾驶员监测系统)是通过拍摄驾驶员的图像特别是脸部图像以监测驾驶员是否具有疲劳驾驶、打电话或者未系安全带等危险行为,从而对驾驶员进行提示的系统。由于汽车行驶过程中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从而导致车内的光线环境频繁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夜间开车或者经过光线昏暗的地方如隧道或者高架底下时,环境光线的亮度不足以支撑DMS系统获取清晰的驾驶员脸部图像,由于红外光源对驾驶员的视线影响较小,目前较为常见的是在暗光环境下通过打开红外补光光源照射驾驶员的脸部,拍摄红外图像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红外光源容易在拍摄得到的红外图像上的驾驶员的眼睛以及眼镜的镜面、边框等具有高反射率的位置产生反射亮斑,这些反射亮斑往往会降低驾驶员的眼球在红外图上的可辨识度,而DMS系统对驾驶员的视线方向、疲劳度等的识别往往需要基于驾驶员的眼球的位置、运动方向和运动频率来实现,红外光源的反射亮斑的存在将导致DMS系统的部分驾驶员监测功能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处理DMS红外光反射导致亮斑的系统,能够减小红外光源的反射亮斑对驾驶员监测功能的影响。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处理DMS红外光反射导致亮斑的系统,包括:
环境光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环境光照条件;
红外光源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环境光照条件控制红外补光光源的关启或关闭;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以预设的高采样率采集驾驶员的脸部图像;
亮斑识别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脸部图像上是否存在所述红外补光光源的反射亮斑;
分层图像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脸部图像上存在所述红外补光光源的反射亮斑时,对所述脸部图像进行处理以生成对应所述脸部图像的高光层图像和背景层图像;
轮廓图像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高光层图像为基础生成高光轮廓图像,以及以所述背景层图像为基础生成背景轮廓图像;
亮斑定位模块,用于在所述高光轮廓图像中确定所述红外补光光源的反射亮斑区域的位置;
眼部区域定位模块,用于在采集到的每一张所述脸部图像所生成的所述背景轮廓图像上定位所述驾驶员的眼部区域;
眼球区域跟踪模块,用于在所述背景轮廓图像上具有清晰的眼部轮廓时,跟踪所述眼球区域在所述眼部区域中的相对位置,在所述背景轮廓图像上具有清晰的眼部轮廓具体为在所述背景轮廓图像上的两个所述眼部区域具有完整的封闭性的轮廓线;
眼球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眼部区域在所述背景轮廓图像上的位置以及所述眼球区域在所述眼部区域中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驾驶员的眼球区域在所述背景轮廓图像中的位置;
图像修复模块,用于在所述反射亮斑区域和所述眼球区域具有重叠区域,且在所述背景轮廓图像上没有清晰的眼球轮廓时,执行修复所述背景轮廓图像的眼球区域的操作,在所述背景轮廓图像上没有清晰的眼球轮廓具体为在所述背景轮廓图像上的两个所述眼部区域中的眼球区域没有完整的封闭性的轮廓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钧捷智能(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钧捷智能(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14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电网混合储能控制装置
- 下一篇:超厚石材密缝铺贴施工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