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CCER与绿证认证匹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01420.8 | 申请日: | 2023-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33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鹏;曹金京;王兆敏;郑凯;邢宏伟;张建辉;李恩堂;穆明亮;缪传康;左长华;杨迪;薛念明;高明;徐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50/26;G06F16/27;G06F21/60;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 地址: | 256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ccer 证认 匹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CCER与绿证认证匹配方法,包括绿证交易区块链、碳排放权交易区块链及双链交互运行区块链;所述绿证交易区块链为智能电表记录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根据区块链上内置规则自动核发绿证;所述碳排放权交易区块链为CCER电核证的可再生能源与农林碳汇减排项目上区块链组成,碳配额根据区块链上记录的历史碳排放量按内置规则生成;双链交互运行区块链为将绿证与碳排放权分别出清后,持有绿证余额的企业根据规则将绿证余额转化为CCER余额,再次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本发明可有效避免重复计算问题,保证了交易公平、公正和公开;同时其数据可溯源性也使得所有交易或兑换数据可查,为可再生能源消纳量的核验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CER与绿证认证匹配,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CCER与绿证认证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绿证是由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对发电企业每兆瓦时非水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颁发的具有独特标识代码的电子证书,是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确认和属性证明以及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也是一种可交易的、能兑换货币的凭证,可以作为一种转让可再生能源环境效益外部特性所有权的交易工具。CCER即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ese CertifiedEmission Reduction),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自愿减排项目减排量经备案后,在国家登记簿登记并在经备案的交易机构内交易,即“控排企业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可用于抵消自身碳排的核证量。
CCER与绿证都能够通过电能替代等方式推动碳减排,二者具备等效性,同时根据政策的异同和走向分析,两者可以构成互认关系。CCER需通过电网计量设备采集电量数据进行计量统计校核,绿证需通过申请、申领、核发等流程进行审查核定,碳排放权需通过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碳排放数据进行核查。从而保证企业所拥有的绿证、CCER、碳排放权数据正确,进而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当前相关核查流程繁琐、环节较多,数据难以保证准确性。同时由于数据链条周期偏长,且缺乏切实可行的数据资产防御体系,数据存在着被复制、留存、篡改、转卖的风险,数据资产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考虑到绿证和CCER兑换时,由于发电厂可能会拿CCER相应的碳减排去登记绿证,也会面临重复计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CCER与绿证认证匹配方法,其能够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在配电网中的消纳以及对高耗能发电公司的碳排放限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区块链的CCER与绿证认证匹配方法,包括绿证交易区块链、碳排放权交易区块链及双链交互运行区块链;
所述绿证交易区块链为智能电表记录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根据区块链上内置规则自动核发绿证;
所述碳排放权交易区块链为CCER电核证的可再生能源与农林碳汇减排项目上区块链组成,碳配额根据区块链上记录的历史碳排放量按内置规则生成;
双链交互运行区块链为将绿证与碳排放权分别出清后,持有绿证余额的企业根据规则将绿证余额转化为CCER余额,再次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按上述方案,所述区块链为分布式共享账本,所述区块链基础架构模型分为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所述共识层用于封装不同类型的共识机制算法,决定区块链的机制来形成新的区块。
按上述方案,所述共识机制算法中包括具有币龄的独特性的PoS共识算法,所述PoS共识算法具体为:为系统做出贡献越多、币龄越高的节点,越容易挖到区块并获得奖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1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