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地电网数字孪生数据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7996.1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3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江安烽;苏磊;司文荣;赵莹莹;范钰波;罗锋;蒋童;姚圣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以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30/422 | 分类号: | G06V30/422;G06V30/18;G06T17/05;G06T17/00;G06V30/19;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 电网 数字 孪生 数据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地电网数字孪生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接地网的设计施工CAD图纸和接地网中各条接地线的坐标图纸;步骤S2,提取接地网的设计施工CAD图纸中的接地线的特征信息,并将接地线的特征信息转换为3D模型;步骤S3,通过特征提取算法识别以及霍夫检测,确定接地网中各条接地线的坐标图纸中的定位点的定位数据;步骤S4,将3D模型和定位点的定位数据合并,保存输出完整的接地网对应的3D模型;步骤S5,将开挖现场的位置信息和3D模型中的点位进行匹配,从而在接地网的开挖现场可视化显示匹配到的模型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极大地提高了建模的效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地电网的数据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接地电网数字孪生数据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接地网深埋地下,是短路和雷电流泻的必经通道,局部缺陷会威胁人身安全,导致设备故障。变电站接地装置安全管控是能源互联网中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也是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关键。
接地网的建设及检测,主要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在人工开挖的过程中,通常无法准确确定接地网的各个接地线的实际位置,因此只能进行定点挖掘,这会导致开挖面积大、开挖过程盲目、接地网检测效率低等问题。并且,类似于输电高压线路杆塔的接地网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多条接地线在地下通过杆塔下面的环形网互相联通,形成接地网。常规地下探测方法在接地网的检测中,存在各接地线之前的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导致接地线末端检测困难,进而也会使得已建成的接地网的探测开挖过程中,难以对接地网进行精准定位。
因此,对于新建的或者已建成的接地装置,在开挖过程中,无法准确定位出接地网的各个接地管线的位置,从而导致开挖面积大、开挖过程盲目、开挖效率低等问题,甚至会造成开挖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接地电网数字孪生数据的处理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建模的效率,并且可以快速与现场在GIS的维度上匹配,从而通过可视化显示的模型实现了接地网的各个接地线在开挖现场的精准定位。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地电网数字孪生数据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接地网的设计施工CAD图纸和接地网中各条接地线的坐标图纸;
步骤S2,提取接地网的设计施工CAD图纸中的接地线的特征信息,并将接地线的特征信息转换为3D模型;
步骤S3,通过特征提取算法识别以及霍夫检测,确定接地网中各条接地线的坐标图纸中的定位点的定位数据;
步骤S4,将3D模型和定位点的定位数据合并,保存输出完整的接地网对应的3D模型;
步骤S5,将开挖现场的位置信息和3D模型中的点位进行匹配,从而在接地网的开挖现场可视化显示匹配到的模型数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从接地网的设计施工CAD图纸中提取出接地线的图层以及其余重点专业的图层;
步骤S22,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识别并提取出的图层中的闭合多边形结构,并将闭合多边形结构的信息作为接地线的特征信息;
步骤S23,通过快速建模方式自动将CAD图纸中提取得到的接地线的特征信息转换成3D模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2中的图像识别采用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历史CAD图纸中的目标图层和对目标图层的批注信息,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从而使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目标图层中的闭合多边形结构进行识别,从而将识别出的闭合多边形结构的信息作为接地线的特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以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以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79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