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土镍矿浸出渣综合利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4970.1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0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乔延超;胡鑫;阮丁山;陈若葵;段金亮;李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23/00;C01G49/08;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费雯 |
地址: | 528137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土 浸出 综合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土镍矿浸出渣综合利用的方法,属于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待处理的红土镍矿浸出渣用酸1进行酸浸,固液分离后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S2:在步骤S1所得浸出液中加入纳米Fesubgt;3/subgt;Osubgt;4/subgt;晶种和添加剂1,加酸2调节混合液pH为0‑2,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所得产物同时进行超声、磁选,所得非磁性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渣1和滤液1;S3:将步骤S2所得滤液1进行浓缩后,加碱调节浓缩液的pH为7‑12,分离得到镍盐。通过使用纳米Fesubgt;3/subgt;Osubgt;4/subgt;晶种进行结晶,能够将红土镍矿浸出渣中的Fe和Ni选择性分离,充分地发挥红土镍矿的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土镍矿浸出渣综合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土镍矿中含有大量镍、铁等有价值金属元素,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必须最大化从红土镍矿中提取这些元素并获取对应的高附加值产品。国内外关于从红土镍矿中提取元素的主流方式是酸浸法,即通过硫酸等浸出其中的镍元素。然而,对于红土镍矿浸出渣的主要处理方式为填埋,这极大的浪费了这些有价值的资源。在当前锂离子电池领域对Ni\Co\Fe等资源仍有极大需求的背景下,从红土镍矿浸出渣最大效率利用这些有价值元素是非常必要的。
磷酸铁和氢氧化镍等产品通常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的前驱体,从红土镍矿浸出渣中获取纯度合格的磷酸铁等产物将极大缓解锂离子电池领域资源压力。对于红土镍矿酸浸渣,其中的铁和镍化学性质相似,难点在于选择性分离铁和镍。然而,目前没有一种系统性从红土镍矿浸出渣中获取有价值元素的方法,通常面临的问题是产物纯度低以及元素回收率低的问题。如果能用一种方式来将红土镍矿浸出渣中的Fe和Ni等元素高选择性分离,那么这将充分地发挥红土镍矿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红土镍矿浸出渣综合利用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将红土镍矿浸出渣中的Fe和Ni选择性分离,充分地发挥红土镍矿的利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红土镍矿浸出渣综合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待处理的红土镍矿浸出渣用酸1进行酸浸,固液分离后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
S2:在步骤S1所得浸出液中加入纳米Fe3O4晶种和添加剂1,加酸2调节混合液pH为0-2,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所得产物同时进行超声、磁选,所得非磁性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渣1和滤液1;
S3:将步骤S2所得滤液1进行浓缩后,加碱调节浓缩液的pH为8-12,分离得到镍盐。
本发明通过酸浸得到镍铁浸出液,然后向镍铁浸出液中加入纳米Fe3O4晶种和添加剂1,纳米Fe3O4晶种能够选择性诱导镍铁浸出液中的铁离子,铁离子在晶种表面以Fe3O4的形式生长,并且通过调节混合液的pH值,从而抑制镍的水解,从而实现了镍铁分离;在水热反应中,添加剂1能够活化晶种表面,促进晶种生长。水热反应得到的Fe3O4颗粒表面吸附有非磁性成分,通过超声和磁选同时处理,可以将Fe3O4颗粒表面的非磁性成分剥离,提高Fe3O4颗粒的纯度,Fe3O4颗粒的纯度大于99.5%,无需后续处理即可直接利用;所得滤液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不需要额外进行铁离子的除杂工序,减小了镍的回收成本,缩短了红土镍矿浸出渣的再利用流程,极大提升了红土镍矿浸出渣的利用率。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pH为1-2。
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pH为8.5-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4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