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线数据任务的验证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91739.7 | 申请日: | 2023-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5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觉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索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31 | 代理人: | 温转萍 |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线 数据 任务 验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软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线数据任务的验证方法及系统,包括数据生成子系统、记录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验证子系统和报告生成子系统,数据生成子系统生成测试数据;记录子系统,用于基于测试数据的预期结果集;数据处理子系统按照离线数据任务的逻辑方法以及离线数据任务的统计维度规则处理测试数据,得到测试结果集;验证子系统将具有相同维度的预期结果集中的预期结果和测试结果集中的测试结果进行比对,验证离线数据任务,得到对比结果;报告生成子系统基于对比结果生成测试报告,解决了通过手动对大数据平台提供的离线数据进行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线数据任务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涉及机密单位内部网络与互联网络之间是物理隔离的,传统的方式只能采用光盘刻录手工操作的方式来拷贝数据。光盘刻录方式操作速度慢,对于运行中的业务系统需先停止运行才能备份其数据库,对于需要实时交换的数据库数据则无法通过光盘刻录的方式来实现。
通过一种技术,即不需要通过网络连接又可以保证大数据实时、准确的在物理隔离的网络中进行传输,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防止数据被非法窃取。
低密网向高密网进行实时数据传输,高密网不能向低密网进行数据任何数据方式的通讯,所有的数据传输必须满足物理隔离单向数据传输。
目前互联网数据分析主要基于大数据平台,对于离线数据而言,大数据平台可以根据已经预置的规则输出离线数据供互联网公司使用,但是其提供的离线数据的维度可能无法满足互联网公司的需求,并且大数据平台输出的离线数据维度无法进行控制,使得目前大数据平台输出的离线数据维度覆盖度不高。
目前,主要是通过手动对大数据平台提供的离线数据进行处理,以满足互联网公司的需求,但手动处理的效率较低,由于互联网数据量及其增长速度,使得手动处理离线数据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线数据任务的验证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通过手动对大数据平台提供的离线数据进行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线数据任务的验证系统,包括数据生成子系统、记录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验证子系统和报告生成子系统,所述数据生成子系统、所述数据处理子系统、所述验证子系统和所述报告生成子系统依次连接,所述记录子系统与所述验证子系统连接;
所述数据生成子系统,用于生成测试数据;
所述记录子系统,用于基于所述测试数据的预期结果集;
所述数据处理子系统,用于按照离线数据任务的逻辑方法以及离线数据任务的统计维度规则处理所述测试数据,得到测试结果集;
所述验证子系统,用于将具有相同维度的所述预期结果集中的预期结果和所述测试结果集中的测试结果进行比对,验证离线数据任务,得到对比结果;
所述报告生成子系统,基于所述对比结果生成测试报告。
其中,所述离线数据任务的验证系统还包括显示子系统,所述显示子系统与所述报告生成子系统连接;
所述显示子系统,用于显示所述测试报告。
其中,所述显示子系统包括测光模块、亮度调整模块和显示屏,所述测光模块、所述亮度调整模块和所述显示屏依次连接;
所述测光模块,用于测量当前光照强度;
所述亮度调整模块,基于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和所述显示屏的当前显示亮度对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亮度调整;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测试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觉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觉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17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