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井口气补充天然气液化工厂气源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0302.1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5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高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黎敏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3/01;F17C9/00;F17C13/02;F17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李志强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井口 补充 天然气 液化 工厂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井口气补充天然气液化工厂气源的工艺方法,方法步骤如下:S1、CNG拖车运来的井口气,经过CNG卸气柱卸气后,再经CNG减压撬减压后,经低温气液分离器分离,分离出气相物质和液相轻烃;S2、分离的气相物质经空温式加热器加热,天然气水浴式加热器复热,再经调压计量撬调压后,进入天然气液化厂进气管网;S3、分离的液相轻烃,经轻烃水浴式加热器加热,再经常温气液分离器分离,液相进入轻烃罐,再经轻烃泵装车外运。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回收井口气补充天然气液化工厂气源的工艺方法,有效利用井口气富裕气量,缓解天然气液化厂供气压力,回收利用井口气分离出的液相轻烃,创造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收井口气补充天然气液化工厂气源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清洁能源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天然气液化工厂随之建设,气源来源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冬季供暖需求,经常出现气荒现象。天然气液化工厂的气源主要来源于城市管网,冬季城市管网优先保障居民用气。部分天然气液化工厂冬季因为气源不足减产或者停产。井口气作为新的气源供应,可以解决天然气液化工厂冬季气源不足的问题。此外,部分井口气,经组分检测含有轻烃,经减压后温度降低,经低温气液分离器分离后,气相作为天然气液化工厂气源补充,液相轻烃可以回收利用,为厂区创造效益。
另一方面,部分天然气井富集高压天然气,高压天然气主要通过槽车输送至CNG母站、CNG子站,用于交通运输方面,给CNG车辆加气。由于CNG车辆市场有限,多余的天然气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井口气只能被排放掉,无疑造成了很大的浪费。通过CNG槽车运送至天然气液化工厂,为天然气液化工厂提供原料补给,使能源得到了更合理的有效利用。因此亟需一种回收井口气方法回收井口气补充天然气液化工厂的气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收井口气补充天然气液化工厂气源的工艺方法,有效利用井口气富裕气量,缓解天然气液化厂供气压力,回收利用井口气分离出的液相轻烃,创造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收井口气补充天然气液化工厂气源的工艺方法,包括主回收路线、辅助回收路线、轻烃回收路线三条回收路线,方法步骤如下:
S1、CNG拖车运来的井口气,经过CNG卸气柱卸气后,再经CNG减压撬减压后,经低温气液分离器分离,分离出气相物质和液相轻烃;
S2、分离出的气相物质经空温式加热器加热,天然气水浴式加热器复热,再经调压计量撬调压后,进入天然气液化厂进气管网;
S3、低温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相轻烃,经轻烃水浴式加热器加热,再经常温气液分离器分离,液相进入轻烃罐,再经轻烃泵装车外运。
优选的,所述主回收路线为来自CNG拖车的压缩天然气经过CNG卸气柱卸气后,通过阀门一进入CNG减压撬,经CNG减压撬减压,经低温气液分离器分离,分离出的气相物质通过阀门三,进入空温式加热器进行加热,再经天然气水浴式加热器复热,再经调压计量撬调压后,进入天然气液化厂进气管网。
优选的,所述压缩天然气的压力不小于20MPa,CNG减压撬减压至6MPa,调压计量撬调压至6MPa。
优选的,所述辅助回收路线为当CNG拖车内压力降低时,经过CNG卸气柱后,通过阀门二进入到低压气体回收压缩机,经低压气体回收压缩机压缩,进入天然气液化厂管网,直至CNG拖车内压力降至一定压力时,停止回收。
优选的,所述CNG拖车内压力降低至6MPa以下,低压气体回收压缩机出气口的压力为6MPa,CNG拖车内压力降至1MPa。
优选的,所述轻烃回收路线为从低温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相轻烃,通过阀门四和阀门五进入轻烃水浴式加热器进行加热,再经常温气液分离器分离,分离出的液相轻烃通过阀门六进入轻烃罐,再经轻烃泵装车外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黎敏,未经高黎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03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基纳米磁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波融雪系统及薄膜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