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菌肥包、菌肥包条及菌肥的施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0287.0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1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建;赵密珍;许林林;王庆莲;袁华招;陈晓东;庞夫花;乔玉山;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芃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A01G29/00;B65D65/46 |
代理公司: | 南京擎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5 | 代理人: | 涂春春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肥 施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菌肥包、菌肥包条及菌肥的施用方法,上述菌肥包包括水溶性袋及装填并密封在水溶性袋内的混合菌肥;上述水溶性袋的膜厚为0.01~0.05mm,菌肥占据水溶性袋内空间的50%~80%。本发明的菌肥包解决了菌肥施用过程中产生的撒施操作繁重、粉尘四散影响呼吸道、菌肥施用不均匀、用量不易控制、菌肥单成分存活期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肥包、菌肥包条及菌肥的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菌肥作为生物防治、肥料增效成份广泛使用在例如草莓等农作物生产上。在对农作物施用时,通常先使用小容器装取粉状菌肥,再撒在作物根部附近。施用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频繁装取,单次取量多则重量增加、单次取量少则次数增加,操作繁重;2.装取和施用过程,粉尘极容易扬起,进入作业者呼吸道,危及健康;3.人工撒施,随机性大,均匀性差;4.施用量定量控制难度大,忽多忽少;5.纯菌肥施用对环境要求苛刻,存活期短(2~4周)。因此,传统菌肥施用方法,既增加施用用工强度,又造成菌肥浪费,也会影响作物生长并最终影响产量。
水溶性袋通常用于洗衣粉领域,例如洗衣凝珠(参见专利文献CN214691034U);另外也有报道将杀虫剂装在水溶性袋投放田间(参见专利文献CN1065575A)。但上述装填在水溶性袋内的成分均为非生命体,而未见在水溶性袋内装填并密封生命体例如菌肥的报道。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易控制菌肥量、增加菌肥存活期、有效利用菌肥的新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菌肥在施用过程中存在撒施操作繁重、粉尘四散影响呼吸道、菌肥施用不均匀、用量不易控制、菌肥单成分存活期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肥包、菌肥包条及菌肥的施用方法。
本发明所述菌肥包括水溶性袋及装填并密封在水溶性袋内的混合菌肥;上述水溶性袋的膜厚(内壁与外壁间的距离)为0.01~0.05mm,混合菌肥占据水溶性袋内空间的50%~80%。
由于混合菌肥中具有细菌、真菌等成份,为生命体,需要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会产生水气,因此,在将混合菌肥装填到水溶性袋中时,尽管生命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水气量极少,但也有可能将水溶性袋溶解,而造成袋体在施用前就破损的情况。因此在本发明中,将生命体混合菌肥装填在具有一定膜厚即0.01~0.05mm的水溶性袋内,能防止水溶性袋因混合菌肥代谢产生的水分而溶解破损。如果水溶性袋的膜厚小于0.01mm,则存在水溶性袋无法长期储存,在施用前就可能被细菌代谢产生的水分溶解而影响使用的风险;如果膜厚大于0.05mm,虽然能够长期储存(储存期可以长达1年),但有在施用后在浇水后使袋体溶解的时间过长而影响作物生长的风险。另外控制混合菌肥占据水溶性袋内空间的50%~80%,这样是为了使细菌代谢产生的水分能够有足够的扩散空间,避免过度集中而溶解水溶性袋。通过将混合菌肥装填到水溶性袋内还能方便地控制混合菌肥量,使每个菌肥包内的菌肥量一致,施用时逐个将菌肥包放置在距离作物根部3~5cm的位置,进行浇水即可,这样菌肥能够集中在根际位置而不会轻易扩散移动。此外,在施用时,只需要一次拿一个菌肥包施用即可,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上述菌肥包的水溶性袋密封后成圆柱状,直径为3~8cm、长度为5~15cm。这样,菌肥更容易施用。
进一步地,混合菌肥中包含纯菌肥、生黄豆粉、红糖、活性炭,纯菌肥质量为0.1~1.0g;生黄豆粉质量是纯菌肥的10~30倍、红糖质量为纯菌肥的1%~10%,两者可为水溶性袋中的菌肥后期存活生长提供碳氮营养;活性炭质量为菌肥的1%~10%,活性炭能够进一步吸收菌肥新陈代谢产生的水分,能够进一步防止水溶性袋溶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菌肥包条,其是将若干个的上述的菌肥包相连而成。这样,在施用时,可以将菌肥包条沿作物栽植的行或列排列,使每棵作物配备一个菌肥包条;还可以将菌肥包条围绕一棵作物摆放在根部附近,更利于作物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芃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芃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0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