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堆肥臭气脱除及后处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087970.9 申请日: 2023-02-09
公开(公告)号: CN115920594A 公开(公告)日: 2023-04-07
发明(设计)人: 张肖静;马冰冰;马永鹏;高爱华;马闯;张宏忠;王文肖;郭雨佳;李子斌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B01D53/14 分类号: B01D53/14;B01D53/58;B01D53/78;C02F3/12;C02F3/34;C02F103/18
代理公司: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代理人: 吴林
地址: 450002 河南省郑州***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污泥 堆肥 臭气 脱除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污泥堆肥臭气脱除及后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污泥堆肥仓产生的臭气采用盐酸溶液连续循环喷淋后得到污泥堆肥除臭废水;S2、在反应器中接种污泥,通入模拟废水,连续运行直至连续7d总氮去除率80%;S3、将模拟废水更换为污泥堆肥除臭废水,调整氨氮浓度,连续运行直至连续7d总氮去除率80%;S4、保持S3的氨氮流入速率不变,逐级降低添加的氨氮浓度,当添加的氨氮浓度为0,连续运行直至连续7d总氮去除率80%。本发明操作简单,快速高效,运行成本低,效率高,曝气能耗低,无需外加有机碳源,有效解决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过程的臭气排放及后处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堆肥臭气脱除及后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堆肥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的技术,该技术自20世纪30年代被提出以来,因具有减量化和资源化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且被公认为是最经济高效的污泥处置技术之一。然而,在污泥堆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如NH3和H2S,这不仅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而且NH3是酸雨的催化物质,会直接加速酸雨的排放。目前,常用的脱臭技术有掩蔽法、稀释扩散法、热力燃烧法、水吸收法以及吸附法,水吸收法是一种利用臭气易溶于水的特性,将臭气吸收到水环境中的除臭技术,因具有工艺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及成本低等优点成为常用的除臭技术。大量的NH3被酸洗水吸收后就形成了高氨氮废水,其浓度高于城市污水,且有机碳源的含量很低。由于污水处理厂以泥水合建为主,大量的污泥堆肥除臭废水会直接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的主流工艺中。然而,主流废水自身的有机碳源都难以满足反硝化脱氮,污泥堆肥除臭废水的引入使污水处理厂的有机碳源更加紧缺。因此,需要寻找一种高效的工艺单独处理污泥堆肥除臭废水。

自养脱氮工艺可以在不消耗有机碳源的情况下实现高效脱氮,首先好氧氨氧化菌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氮,然后在厌氧氨氧化菌的作用下,将剩余的氨氮和产生的亚硝酸氮转化为氮气。该工艺不仅无需添加有机碳源,而且能够节省60%以上的曝气量,降低污泥产量。与传统的序批式反应器相比,膜生物反应器(MBR)不仅出水水质好,而且可以截留所有污染物,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将MBR应用于实际污水的处理,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专利CN105622189B公开了一种利用堆肥反应器进行堆肥脱臭及生产高氮含量有机肥的方法,该方法将产生的恶臭气体通入有机肥中再进行堆肥,但过程较为复杂,堆肥时间长,反应器需在恒温下运行,成本较高。专利CN108102990A公开了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发明中的微生态制剂成分复杂,需要对多种菌株进行严格的培养,生产成本较高。专利CN102557768B公开了一种可循环除臭颗粒化调理剂及其在污泥堆肥中的应用,该发明中的调理剂是附着有乳酸、苹果酸、酒石酸等香味有机酸的木质均匀体,制备过程繁琐,除臭率仅为65%左右。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堆肥除臭及后处理方法,采用喷淋吸收法吸收污泥堆肥产生的臭气,然后采用MBR自养脱氮处理堆肥废水,可以把臭气中的氮、硫、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等彻底去除,运行成本低,为污泥堆肥过程臭气的脱除提供新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污泥堆肥产生大量恶臭气体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泥堆肥除臭及后处理方法。采用酸洗水喷淋恶臭气体(NH3、H2S、VOC)可以获得良好的吸收效果,通过调整MBR的进水流量等运行参数,实现污泥堆肥除臭废水的高效去除,从而实现恶臭气体的高效脱除及有效后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堆肥臭气脱除及后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污泥堆肥仓产生的臭气采用盐酸溶液连续循环喷淋后进行臭气吸收后得到污泥堆肥除臭废水;

S2、在反应器中接种污泥,控制反应器内溶解氧含量0.1mg/L,通入模拟废水,连续运行直至连续7d总氮去除率8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未经郑州轻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7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