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群目标雷达探测辨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82241.4 | 申请日: | 2023-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7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龚波;易彬;赵江涛;徐好;杨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防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7/88 | 分类号: | G01S17/88;G01S13/89;G01S7/41;G01S7/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郑哲琦;吴昊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雷达 探测 辨识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群目标雷达探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每一雷达站探测图像中,对可疑群目标进行标记;
基于每个可疑目标的移动速度,对标记后的可疑群目标进行分组;
根据距离维度和方位维度,对分组后的可疑群目标出现在每一雷达站探测图像中的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得到多个网格单元;
提取网格单元中每个可疑目标的脉压信号;
针对网格单元中多个可疑目标的脉压信号进行等距离多个目标的辨识处理,得到当前雷达站的初始辨识结果;
将所有雷达站的初始辨识结果进行同一可疑目标在不同方位的目标匹配,得到最终可疑群目标辨识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目标雷达探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可疑目标的移动速度,对标记后的可疑群目标进行分组,包括:将相同移动速度的可疑目标分为一组,得到分组后的可疑群目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目标雷达探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距离维度和方位维度,对分组后的可疑群目标出现在每一雷达站探测图像中的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以可疑群目标出现时刻对应的距离值为距离维度的起点,根据可疑群目标的运动速度以及可疑群目标的观测时间,计算距离维度的终点对应的距离值;
以可疑群目标出现时刻对应的方位值为方位起点,以可疑群目标消失时刻对应的方位值为方位终点;
在距离维度的起点到距离维度的终点之间的区域,以及方位起点到方位终点之间的区域中,分别以预设的距离单元以及方位单元,对分组后的可疑群目标出现在每一雷达站探测图像中的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网格化处理后的最小单元为网格单元,所述网格单元为距离单元与相邻的方位单元围成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目标雷达探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网格单元中多个可疑目标的脉压信号进行等距离多个目标的辨识处理,得到当前雷达站的初始辨识结果,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网格单元中多个可疑目标的脉压信号进行去杂波处理;
将去杂波处理后的脉压信号的多普勒频率移动到零频;
将经过零频处理后的脉压信号进行等距离多个目标辨识处理,得到当前雷达站的初始辨识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群目标雷达探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经过零频处理后的脉压信号进行等距离多个目标辨识处理,包括:在频域上通过反卷积实现一个波束宽度内相同距离单元中多个目标的辨识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目标雷达探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有雷达站的初始辨识结果进行同一可疑目标在不同方位的目标匹配,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1:若存在一个雷达站对同一可疑目标辨识为两个目标,则同一可疑目标辨识为两个目标;
步骤S6.2:对于同一可疑目标辨识为一个目标的雷达站,在所述雷达站的网格单元中复制所述同一可疑目标,则所有雷达站得到两个目标;
步骤S6.3:将所述两个目标的目标测量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步骤S6.4:基于标准化处理后的目标测量值,对所述两个目标进行多目标编批,得到编批后结果;
步骤S6.5:基于编批后结果,将编批后匹配为同一目标的所有目标测量值进行加权融合,得到最终目标辨识结果;
步骤S6.6:将所有可疑群目标按照步骤S6.1~6.5进行处理,得到最终可疑群目标辨识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群目标雷达探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在一个雷达站对同一可疑目标辨识为两个目标,包括如下情况:
若一个雷达站辨识同一波束宽度内同一距离单元中存在一个目标,同时另一个雷达站在同一波束宽度内不同距离单元中所述目标辨识为两个目标,则同一可疑目标辨识为两个目标;
若一个雷达站辨识同一波束宽度内同一距离单元中存在一个目标,同时另一个雷达站在不同波束宽度内同一距离单元中所述目标辨识为两个目标,则同一可疑目标辨识为两个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防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防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22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