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人心脏外科胸腔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1828.3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7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马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慧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L2/00;A61L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箐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05 | 代理人: | 邢争洋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人 心脏外科 胸腔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人心脏外科胸腔引流装置,通过消毒箱、安装柱体、消毒棒、箱体侧环、位置固定柱,对消毒箱进行转动,使内部液体与消毒棒之间相对运动,对其内部盛放的液体进行消毒,而后在进行排放;通过转动板、步进电机、引导槽口、升降推杆、放置凸台、引流瓶,定期的对引流瓶进行更换,护士进行手动操作对接管靠近患者一侧进行夹紧,而后夹紧与引流瓶连接处的软管,升降推杆下降时的此转动板通过滑轮支撑并在步进电机作用下更换下一个转动板,而后在进行抬升,由此完成对引流瓶的更换;通过轨道、移动块、弹簧、导向轴、连接绳、拉动板对接管位于此区域的行程进行改变,由此根据需求来改变接管的伸出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成人心脏外科胸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领域都在飞速发展,包括与人们日常息息相关的医疗领域。
胸腔引流,即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心脏手术一般是不需要开胸,然而,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开胸手术在心脏外科当中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在心脏外科在进行治疗手术后,通常也是需要配合胸腔闭式引流来进行术后恢复,因此,在心脏外科当中,对于胸腔引流的使用也尤为广泛。
申请号为“202121927918.2”,名为“胸腔引流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装置主体的外端一侧设置有水封瓶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对应水封瓶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水封瓶主体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背板,所述背板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两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滚轮,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储放架,所述储放架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向轮。”的技术方案,然而,在引流过程中,为了避免感染,需要定期的对引液瓶进行更换,而传统的更换方式需要对整个装置整体进行更换,较为繁琐,效率较低,并且,引液瓶中收集到的液体通常需要消毒处理,在进行排出。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人心脏外科胸腔引流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层板、可自锁万向轮、配合环、消毒箱、箱体侧环、位置固定柱、带阀门箱体出口、二层板、转动搁置结构、放置凸台、引流瓶、引流瓶下部外接口、引流瓶接口阀、三层板、圆弧贯通槽、顶板、顶板圆弧贯穿槽、接管、液位监视结构、水封瓶、压力调节瓶、压力调节管、吸引机接管和管路长度调节结构,底层板下方安装可自锁万向轮,可对装置进行转移,较为方便,并且放置时进行自锁,底层板上中部固定配合环,消毒箱下部与配合环呈U型结构转动安装,消毒箱侧面固定箱体侧环,可手动抓取箱体侧环对消毒箱进行转动杆,在其转动过程中配合内部具有的消毒结构对引出的液体进行消毒,而后在进行排放,位置固定柱穿过箱体侧环插接在底层板中对消毒箱进行定位,在不使用消毒功能时可使其位置固定,消毒箱一侧设置带阀门箱体出口,在完成消毒后打开阀门排出液体,二层板固定在底层板上,二层板上设置有转动搁置结构,可对引流瓶进行更换,转动搁置结构上通过放置凸台在其上固定引流瓶,引流瓶下端具有引流瓶下部外接口,上端一侧具有引流瓶接口阀,三层板固定在二层板上,三层板上开有圆弧贯通槽。使得引流瓶可通过此处升起漏出并与其他两个瓶体处于水平,然后进行连接使用,三层板上左侧固定有水封瓶和压力调节瓶,水封瓶、压力调节瓶和引流瓶在使用时通过软管连接,水封瓶前侧具有液位监视结构,可实时的对水封瓶的液面波动进行观测,顶板固定在三层板上,其上开有顶板圆弧贯穿槽,用于接管的通下连接,接管通过管路长度调节结构放置,一端连接至引流瓶,另一端插入胸腔,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整理,压力调节瓶中部插入有压力调节管,压力调节瓶左侧通过吸引机接管连接吸引机,水封瓶、压力调节瓶和引流瓶在使用时通过软管连接,底层板底面中心处通过支撑推杆安装有支撑盘,使得装置的放置更为稳定,顶层板上固定有把手,压力调节瓶上设置有压力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慧,未经马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1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