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拉链的服装及其缝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1440.3 | 申请日: | 202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0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易朝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播至美服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5/06 | 分类号: | D05B3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林玉旋;万振雄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拉链 服装 及其 缝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拉链的服装及其缝制方法,该缝制方法包括:提供拉链本体,拉链本体包括布带和多个拉链齿;提供服装本体,服装本体包括衣片与外贴片;将拉链本体的第二面朝向衣片设置,沿布带的长度方向上将布带与外贴片、衣片缝合并形成第一暗线;提供内贴片,将内贴片设置于拉链本体的第一面,沿布带的长度方向上将内贴片与布带缝合并形成第二暗线;将内贴片与拉链本体沿第二暗线翻折至内贴片与衣片叠合;将外贴片绕拉链本体的边缘翻折至与内贴片叠合,沿布带的宽度方向上将内贴片、外贴片、衣片以及布带缝合并形成第三暗线;将外贴片翻折至包裹第三暗线并露出拉链齿。从而使服装成品的外观平整顺直,提高服装缝纫的效率和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拉链的服装及其缝制方法。
背景技术
拉链是服装常用的配件,在应用于具有外贴的服装时,通常先将衣片与外贴、拉链依次缝合,再将拉链的端部与衣片的边缘翻折至包裹拉链的端部,然后通过手工撬定(撬针)的方式将拉链的端部与衣片的边缘缝合。然而,由于手工撬定的操作难度大、成品粗糙,易导致服装成品的美观性不佳,影响服装的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拉链的服装及其缝制方法,使得服装成品的外观平整顺直,提高服装缝纫的效率和成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拉链的服装的缝制方法,包括:
提供拉链本体,所述拉链本体包括布带和多个拉链齿,所述多个拉链齿沿所述布带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拉链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所述拉链本体的靠近人体的一侧;
提供服装本体,所述服装本体包括衣片与外贴片,所述外贴设置于所述衣片的远离人体的一侧,所述衣片沿所述布带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衣片的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相邻的两相对侧分别为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拉链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侧;
将所述拉链本体的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衣片设置,沿所述布带的长度方向上将所述布带与所述外贴片、所述衣片缝合并形成第一暗线;
提供内贴片,将所述内贴片设置于所述拉链本体的所述第一面,沿所述布带的长度方向上将所述内贴片与所述布带缝合并形成第二暗线;
将所述内贴片与所述拉链本体沿所述第二暗线翻折至所述内贴片与所述衣片叠合;
将所述外贴片绕所述拉链本体的边缘翻折至与所述内贴片叠合,以使所述外贴片包裹至少部分拉链齿,沿所述布带的宽度方向上将所述内贴片、所述外贴片、所述衣片以及所述布带缝合并形成第三暗线;
将所述外贴片翻折至包裹所述第三暗线并露出所述拉链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拉链本体的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衣片设置,沿所述布带的长度方向上将所述布带与所述外贴、所述衣片缝合并形成第一暗线,包括:
将所述拉链本体的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衣片放置;
移动所述布带,以使沿所述布带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拉链齿的与所述布带连接的一端的边缘位置对应所述衣片与所述第一侧距离为d1的位置;
在所述衣片与所述第一侧距离为d1的位置沿所述布带的长度方向上将所述布带与所述外贴片、所述衣片缝合形成第一暗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将所述拉链本体的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衣片放置之后,在所述移动所述布带,以使沿所述布带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拉链齿的与所述布带连接的一端的边缘位置对应所述衣片与所述第一侧距离为d1的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沿所述布带的长度方向上,将靠近所述第一端且位于所述布带的边缘的所述拉链齿移动至所述衣片与所述第一端距离的为D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播至美服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播至美服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1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噪声数据的未知系统状态估计方法
- 下一篇:综采工作面智能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