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变计调阻结构及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7020.8 | 申请日: | 202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5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晏志鹏;刘潇;雒平华;刘忙贤;马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电测仪器(西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宇鸽 |
地址: | 71011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变 计调阻 结构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应变计调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底(8);
所述绝缘基底(8)上设置有主栅(1)、调节栅(2)、短路环(3)和焊盘(5);所述主栅(1)与若干个调节栅(2)串联;所述调节栅(2)与焊盘(5)进行连接;所述焊盘(5)外接引线,传递电阻值的变化信号;所述主栅(1)和调节栅(2)上覆盖有密封层(9),防止外界金属杂质的影响;所述调节栅(2)均匀分布于主栅(1)两侧;所述短路环(3)为若干个,所述调节栅(2)与短路环(3)并联;所述短路环(3)上设置有切断标记,调节调节栅(2)的电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计调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底(8)设置有修形边框(7)和MARK点(6);所述修形边框(7)位于绝缘基底(8)的四个端点;所述MARK点(6)位于焊盘(5)的两侧;所述修形边框(7)和MARK点(6)均可作为基准点,引导切割短路环(3)的切断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变计调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短路环(3)的电阻值均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变计调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1)的电阻取值范围为标称电阻的40%~88%;所述标称电阻的阻值由人为设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变计调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栅(2)的电阻Ri取值范围为标称电阻的2%~40%;调节栅(2)采用等比数列设计方法,即第一个调节栅(2)的电阻值为标称电阻1%~12%,第i个调节栅(2)的电阻值为第i-1个调节栅(2)的电阻值的m倍,m取值40%~90%;
所述调节栅(2)的电阻Ri为
Ri=mn-1×z×Rb (1)
其中,Ri为第i个调阻栅(2)的电阻,单位Ω;m为每个档位缩放值,一般为40%~90%;Z为调节栅第一个档位占标称电阻比例,一般为1%~12%;Rb为应变计标称电阻,单位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变计调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环(3)的切断标记采用机械切割方式或激光切割方式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变计调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栅(2)与短路环(3)并联,具体为:
所述调节栅(2)与短路环(3)进行并联,得到电阻值R′i:
其中,r为短路环(3)的电阻,单位Ω;
应变计的设计电阻为:
其中,Rs为设计电阻,单位Ω;X为主栅设计电阻占比,一般为40%~88%;若并联电阻足够小,即limr→0Rs=XR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变计调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1)和调节栅(2)为腐蚀箔板而成;
所述调节栅(2)腐蚀后电阻变化系数为w,则切割第i个短路环(3),电阻增大变化w(Ri-R′i);
短路环(3)调节电阻的公式为:
式中:Rc为测量阻值,通过调阻不断接近于标称阻值Rb,单位Ω;Rf为腐蚀后的实测电阻的电阻值,单位Ω;Rc1为腐蚀后的初始电阻实测值,单位Ωα为短路环切割状态,α∈[0,1],1表示短路环需切割,0不切割;w为腐蚀后调节栅(2)电阻变化系数;R′i为短接后调节栅电阻值,若r→0则R′i忽略不计。
9.一种应变计调阻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绝缘基底(8)上刻蚀出主栅(1)和调节栅(2);将主栅(1)与若干个调节栅(2)串联;调节栅(2)与短路环(3)并联;将短路环(3)进行切割,实现电阻放大,对实测电阻与标称电阻进行比对,选择合适的短路环(3)进行逐次逼近切割,实现电阻调整,将主栅(1)和调节栅(2)上覆盖密封层(9),防止外界金属杂质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电测仪器(西安)有限公司,未经中航电测仪器(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70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充电器
- 下一篇:基于关系图谱的用采系统数据攻击行为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