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重机载荷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76741.7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6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周红;刘斌;孙东;赵惠;付磊;秦刚;张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朝前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B66C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倍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1 | 代理人: | 邱珍珍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载荷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载荷检测装置。一种起重机载荷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引导轮、钢缆、绕线轴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变速传动机构、加速感应机构和变速操纵机构;驱动电机通过变速传动机构驱动绕线轴转动,使钢缆的另一端拉动重物升降。加速感应机构用于检测吊起的重物上升或下降的加速度,且在重物上升或下降的加速度超出预设值时控制变速操纵机构启动,变速操纵机构启动时通过改变变速传动机构带动绕线轴转动的转速来调节物体上升或下降时的加速度,进而调节钢缆受到的拉力,使钢缆受到的拉力不超过预设大小,保证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载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其工作特点是做间歇性运动、启动频繁、起重量不确定,当起重机超载运行时,会对起重机的部件造成损坏,影响起重机的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在起重机工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起重机的载荷进行限制,这就需要对起重机的载荷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载荷测试装置大都是垂直加载的,即纵向加载,在钢缆拉动重物加速上升及加速下降时钢缆的载荷最大,钢缆更容易受损,因此,在钢缆受到的载荷增加时对钢缆拉动重物移动的加速度进行及时调整,能够防止钢缆达到极限受力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机载荷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起重机的钢缆在重物质量较大时容易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起重机载荷检测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起重机载荷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引导轮、钢缆、绕线轴和驱动机构;支撑架设置于地面,引导轮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引导轮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撑架;钢缆绕在引导轮的外侧,钢缆的一端悬空,用于悬挂重物;绕线轴水平设置于支撑架的一侧,钢缆的一端缠绕在绕线轴上,驱动机构设置于绕线轴上,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变速传动机构、加速感应机构和变速操纵机构;驱动电机通过变速传动机构驱动绕线轴转动,使钢缆的另一端拉动重物升降。
加速感应机构用于检测吊起的重物上升或下降的加速度,且在重物上升或下降的加速度超出预设值时控制变速操纵机构启动,变速操纵机构启动时通过改变变速传动机构带动绕线轴转动的转速来调节物体上升或下降时的加速度,进而调节钢缆受到的拉力,使钢缆受到的拉力不超过预设大小。
进一步地,绕线轴的外侧还套装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外侧安装有外壳,外壳与两个支撑板和绕线轴共同形成安装腔,加速感应机构包括感应轮、感应块和拉力伸缩杆;所述感应轮有两个,每个感应轮包括传感平面和传感斜面,传感平面有两个,每个传感平面沿绕线轴的轴向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腔内,传感平面的外周壁与安装腔的腔壁密封滑动配合,传感平面的内周壁与绕线轴密封滑动配合;传感斜面有两个,两个传感斜面分别设置于两个传感平面相对的一侧,且设置于传感平面的一个半部,沿绕线轴转动的反方向,每个传感斜面的厚度逐渐增大;感应块设置于两个感应轮之间,初始状态下,感应轮的两侧与传感平面另一个半部接触;拉力伸缩杆的一端连接于感应轮,拉力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与绕线轴固定连接;当感应块在惯性的作用下相对于绕线轴向绕线轴转动的反方向移动时,顶推两个感应轮相互远离。两个感应轮远离时通过变速操纵机构作用在变速传动机构上,以启动变速操纵机构。
进一步地,变速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变速轮、第二变速轮和传动带;第一变速轮和第二变速轮均沿绕线轴的轴向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传动带的一端套在第一变速轮和第二变速轮的外侧,第一变速轮到加速感应机构的距离小于第二变速轮到加速感应机构的距离且通过第一变速轮和第二变速轮的相互靠近或远离改变传动带的传动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朝前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朝前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6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