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与演练接入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5632.3 | 申请日: | 202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5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崇鉴;赵焕宇;王涛;汪鑫;宋雪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为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41/12;H04L41/14;H04L6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刘士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网络 靶场 攻防 竞赛 演练 接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汽车网络靶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与演练接入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析待接入汽车内外访问点;S2:在汽车内部署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与演练接入系统,并连接访问点;S3:访问点连通测试;S4:配置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与演练接入系统与靶场的网络连接;S5:配置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与演练接入系统访问权限与重置方式;S6:启动车辆,在靶场访问汽车接入系统,对汽车访问点进行测试。本发明能够实现汽车内外访问点快速接入、重置,提高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部署效率,保证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安全性与保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网络靶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与演练接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事物其信息安全管理与防护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防护水平较为薄弱,导致其主要零部件、重要数据、车主个人信息乃至整个车联网的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智能网联汽车配套安全防护技术亟待完善,整车企业自身的信息安全管理和防范意识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网络靶场作为验证信息安全技术、测试安全工具装备、挖掘信息安全漏洞和开展网络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支撑网络安全战略、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在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测试和漏洞挖掘研究过程中利用网络靶场,将汽车的内外访问点暴露出来,通过接入、访问、监听、攻击可实现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渗透测试和防护手段验证,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防护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安全渗透测试人员通过靶场系统对目标车辆进行渗透测试的时候,往往采用自行携带的电脑和软硬件工具开展工作,由于采用的工具零散导致开展测试活动前期的部署准备时间较长,难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如果进行多团队靶场攻防演练则部署工作复杂准备时间较长,而且赛后归档与还原都存在不确定性,当选手发现的漏洞或问题时不能及时进行记录提交只能赛后汇总并编制成报告统一提交,存在漏洞被隐瞒和外泄的风险。
基于上述问题,应发明一种高效准确的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与演练接入方法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提供一种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与演练接入方法及系统,其能够实现汽车内外访问点快速接入、重置,提高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部署效率,保证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安全性与保密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与演练接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分析待接入汽车内外访问点;
S2:在汽车内部署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与演练接入系统,并连接访问点;
S3:访问点连通测试;
S4:配置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与演练接入系统与靶场的网络连接;
S5:配置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与演练接入系统访问权限与重置方式;
S6:启动车辆,在靶场访问汽车接入系统,对汽车访问点进行测试。
作为优选,S1中,根据待接入汽车的品牌、车型、配置,识别车辆存在的访问点,访问点包括蓝牙、WiFi、OBD接口、ADB接口。
作为优选,S2中,具体为:
2.1)连接蓝牙、WiFi天线至接入系统,在待接入汽车车载娱乐系统上找到并开启WiFi热点功能,找到蓝牙功能,开启蓝牙功能并启用蓝牙可见;
2.2)将待接入汽车OBD接口通过DB9转接线连接至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与演练接入系统;
2.3)将待接入汽车ADB接口通过USB连接线连接至汽车网络靶场攻防竞赛与演练接入系统,手动打开待接入汽车车载娱乐系统的USB调试模式。
作为优选,S3中,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为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为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5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