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无缝钢管用超声波涡流联合自动检测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70180.X | 申请日: | 2023-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3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季学文;严冬云;计珍杰;叶敏;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9/265 | 分类号: | G01N29/265;G01N29/04;G01N27/9013 |
| 代理公司: | 丽水布锐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5 | 代理人: | 程志军 |
| 地址: | 323400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无缝钢管 超声波 涡流 联合 自动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无缝钢管用超声波涡流联合自动检测设备,涉及钢管自动探伤检测技术领域,包括U型座,U型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架,连接架远离电动推杆的一侧设有固定组件,两组固定组件之间设有钢管本体,钢管本体的外侧套有移动板,钢管本体的顶部上方平行设置有横杆,本发明通过设计的电动推杆、连接架、固定组件、移动板、横杆、检测组件、旋转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自动带着涡流探伤仪和超声波探伤仪沿着管道外壁移动转动完成对钢管质量的检测,操作非常方便,劳动强度小,尤其在沿环形转动一圈过程中不会出现运动路线歪斜,对不锈钢无缝钢管的检测更加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自动探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锈钢无缝钢管用超声波涡流联合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不锈钢无缝管是一种具有中空截面、周边没有接缝的长条钢材。是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管。又称不锈耐酸钢管;该产品的壁厚越厚,它就越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壁厚越薄,它的加工成本就会大幅度的上升。
目前,现有的无缝钢管制造技术不可能完全杜绝缺陷的产生,裂纹、折叠、气孔、夹杂等是钢管中常见的缺陷,因此,钢管在出厂前的探伤显得尤为重要。无缝钢管最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是涡流探伤和超声波探伤,前者用于钢管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后者用于钢管内部缺陷的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是工作人员分别手持涡流探伤仪器和超声波探伤仪器沿管道外壁移动转动完成对钢管质量的检测,这种方式操作非常不方便,劳动强度大,尤其在沿环形转动一圈过程中极易出现运动路线歪斜,导致检测不准确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不锈钢无缝钢管用超声波涡流联合自动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无缝钢管用超声波涡流联合自动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无缝钢管用超声波涡流联合自动检测设备,包括U型座,所述U型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电动推杆的一侧设有固定组件,两组所述固定组件之间设有钢管本体,所述钢管本体的外侧套有移动板,所述钢管本体的顶部上方平行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呈“D”字形,并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U型座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对所述钢管本体的外侧表面缺陷进行检测的检测组件,所述移动板的另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用于对所述检测组件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横杆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板进行平行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移动板远离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机构进行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通过轴承与所述移动板转动连接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涡流探伤仪和超声波探伤仪,所述涡流探伤仪和所述超声波探伤仪均通过数据线电性连接有检测探头,所述支撑筒的一侧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检测探头与所述钢管本体外表面距离的调节组件,通过支撑筒带动涡流探伤仪和超声波探伤仪在钢管本体的外侧转动,从而便于自动对钢管本体的外侧表面缺陷进行旋转检测。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直齿轮、第一齿条、连接杆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支撑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支撑筒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探头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连接,通过调节组件可以智能调节检测探头与钢管本体外表面距离,从而便于对不同尺寸的钢管本体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直齿轮、第三直齿轮和驱动轴,所述第二直齿轮固定套接在所述支撑筒的外侧,所述第三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的顶部啮合,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直齿轮的中孔固定套接,所述驱动轴的外侧通过轴承与所述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三直齿轮的上方,通过旋转机构可以便于带动支撑筒进行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01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窄波束混合天线结构及其优化方法
- 下一篇:兽医检疫用寄生虫采样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