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达IL-7的SINV载体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60399.1 | 申请日: | 202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6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贾凡;孙康怡欣;徐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6 | 分类号: | C12N15/86;C12N15/24;C12N7/01;A61K35/768;A61K38/20;A61P35/00;C12R1/9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于波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达 il sinv 载体 及其 制备 肿瘤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IL‑7的SINV载体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SINV载体以pSINV为骨架载体,在所述骨架载体上连接有IL‑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表达IL‑7基因的辛德毕斯病毒感染性载体,以其制备的辛德毕斯病毒颗粒能够提高U87‑MG细胞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实体瘤瘤内细胞中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的数量,并能够在U87‑MG细胞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实体瘤上发挥明显杀瘤作用,对于恶性胶质瘤的溶瘤治疗等应用性研究和基础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达IL-7的SINV载体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非常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它对人体可造成极大的危害。脑胶质瘤占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7%,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0%,每年每十万人就有5~8人患有胶质瘤,并且胶质瘤5年病死率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位列第3位,且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以及治愈率低的特点。脑胶质瘤具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比如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等。胶质瘤恶性程度也不相同,临床上把胶质瘤分成一、二、三、四级,一级是良性,但一级相对比较少见;二级胶质瘤比较多见,它是个低度恶性的肿瘤;三级是间变的星形细胞瘤;四级称为胶质母细胞瘤。
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SINV)是一种具有广泛宿主嗜性的正链RNA病毒,能够在许多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细胞中有效复制,其单股基因组RNA被分成两个开放阅读框(ORF),第1个ORF编码非结构蛋白,负责病毒RNA的转录和复制;第2个ORF在亚基因组启动子控制下编码病毒结构蛋白,负责病毒RNA的包裹和病毒粒子的组装。近年来,许多基于SINV的复制子载体已被开发,这些载体能够自我复制,但只有在与表达结构蛋白的辅助RNA共转染时,才能包装成病毒样粒子。目前,SINV复制子载体已广泛应用于疫苗开发和癌症基因治疗,能够激发有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
白细胞介素-7(IL-7)是趋化因子家族的一种细胞因子。IL-7是由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分子量为25KD;其基因位于第8号染色体。现多采用基因工程手段,从转染含IL-7CDna表达性质粒的哺乳类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取IL-7。IL-7的靶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对来自人或小鼠骨髓的B祖细胞、胸腺细胞及外周成熟的T细胞等均有促生长活性。在较高浓度时,IL-7还能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诱导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自19世纪以来,病毒疗法治疗癌症一直被研究,但由于基因工程技术壁垒和安全问题,直到最近20年才有巨大进展。目前,病毒用作肿瘤治疗手段的主要方法是基因治疗病毒载体(viralvectors for gene therapy)和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OVs)。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病毒基因功能和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入,优化设计和操作病毒基因组以产生非致病性病毒已成为溶瘤病毒研究的方向,极大推动了溶瘤病毒疗法的进步。溶瘤病毒与化疗或免疫治疗药物联合治疗,甚至多种溶瘤病毒药物联合应用,可能会更有效地控制肿瘤进展或治愈肿瘤,为肿瘤患者提供极具潜力的临床治疗选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稳定表达IL-7的SINV感染性载体及其病毒颗粒和应用,并评估该病毒颗粒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以及在恶性胶质瘤U87-MG小鼠皮下肿瘤模型中的效果。本发明利用辛德毕斯病毒感染性载体转染细胞成功制备出能够稳定表达IL-7的辛德毕斯病毒颗粒,并成功应用于恶性胶质瘤U87-MG小鼠模型的溶瘤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60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