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撑剂导流与酸蚀导流一体式模拟釜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8298.0 | 申请日: | 202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9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鹏;吴建;何小兵;刘永根;许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友科研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G01N33/00;B01J4/00;E21B43/267;E21B43/27;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南通德恩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98 | 代理人: | 丁桂红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导流 体式 模拟 结构 | ||
1.一种支撑剂导流与酸蚀导流一体式模拟釜结构,包括连接套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一(1)的内表面安装有连接块一(2),所述连接套一(1)的底部密封安装有连接套二(3),所述连接套一(1)的顶部密封安装有连接套三(4);
所述连接块一(2)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对称布置的连接孔(5),所述连接块一(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两组对称布置的凹槽(7),所述连接套二(3)的底部贴合放置有底柱(9),所述连接套二(3)和底柱(9)的底部均设置有对称布置的螺纹孔一(8),两组所述螺纹孔一(8)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一(10),所述连接套二(3)的内表面安装有上下布置的挡块(11),所述底柱(9)的底壁安装有液压推杆(14),所述液压推杆(14)的输出端安装有顶板(15);
所述顶板(15)的顶部贴合放置有置物板(12),所述置物板(12)的顶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连接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剂导流与酸蚀导流一体式模拟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二(3)的内表面安装有限位块(16),且限位块(16)呈圆环状,限位块(16)位于连接块一(2)和上方挡块(11)的中间,连接套二(3)的内表面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支撑板(17),且两组支撑板(17)均位于限位块(16)和上方挡块(11)的中间,两组支撑板(17)相互靠近的表面均安装有连接件(18),两组连接件(18)相互靠近的表面均通过轴件安装有支撑杆(19),两组支撑杆(19)的底部均安装有支撑柱(20),且支撑柱(20)的底端与置物板(12)的顶部相连接,支撑柱(20)位于两组连接杆(13)的两侧,连接套三(4)的内表面安装有连接块二(21),连接块二(21)的底部设置有插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剂导流与酸蚀导流一体式模拟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三(4)的内表面放置有API导流室(23),API导流室(23)的两端均设置有进液口一(24),且进液口一(24)的一端延伸出连接套三(4)的外部,连接套三(4)的顶部放置有连接套四(25),连接套四(25)的顶部放置有顶盖(26),顶盖(26)的顶部和连接套四(25)的顶部均设置有螺纹孔二(27),螺纹孔二(2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二(28),连接套四(25)的内表面套接有酸蚀导流室(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剂导流与酸蚀导流一体式模拟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一(1)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安装孔(35),两组安装孔(35)的内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置物块(36),两组置物块(36)相互远离的表面均安装有连接轴(37),两组连接轴(37)的外表面均套接有支撑套(38),两组支撑套(38)的底部均安装有支撑架(39),两组支撑架(39)的底部安装有底座(40),两组支撑套(38)的正面均内嵌安装有插杆(41)。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支撑剂导流与酸蚀导流一体式模拟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一(2)分别与连接套二(3)和连接套三(4)相嵌合,挡块(11)呈圆环结构,凹槽(7)位于连接孔(5)的两侧,连接杆(13)与连接孔(5)相嵌合,置物板(12)位于两组挡块(11)的中间;
随着液压推杆(14)的启动,能够在置物板(12)的作用下推动支撑柱(20)向上移动,使得支撑杆(19)能够在轴件的作用下改变与连接件(18)之间的夹角,连接杆(13)与插孔(22)相嵌合;
连接套一(1)位于两组支撑架(39)的中间,支撑套(38)呈“凸”字形结构,支撑架(39)呈倒“凹”字形结构,拨动底柱(9),能够在连接轴(37)的作用下带动连接套一(1)在两组支撑架(39)的中间晃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撑剂导流与酸蚀导流一体式模拟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二(21)的底部安装有凸块(6),且凸块(6)和凹槽(7)相嵌合,凸块(6)位于插孔(22)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友科研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友科研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82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