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粱酒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53030.8 | 申请日: | 2023-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3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毛明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明权 |
| 主分类号: | C12G3/021 | 分类号: | C12G3/02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0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粱酒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粱酒生产工艺,为了提高出酒率和酒质,高粱要求进行粉碎,粉碎后通过10~20目筛的占40~50%,通过20~40目的占20~30%,通过40目以上的占20~30%;高粱在蒸煮前预先润料2~4小时,以缩短蒸煮时间,要求水温达到80~85℃,水要加匀,常压蒸煮45~55分钟,煮要“熟而不黏,内无生心”,清蒸是蒸煮和蒸馏分开进行的,这样有利于原料糊化,采用整粒高粱,带压蒸煮,相比传统工艺而言,已经减少了泡粮时间、节约了劳动成本,泡粮工艺为了达到粮粒吸水均匀,水分含量达到43%‑45%,设置回归方程高粱吸水率的范围在43%‑45%,求得泡粮水温85.16℃,泡粮时间15.12min,泡粮用水量1.6t,理论含水率43.1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粱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粱酒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伴随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高粱酒内在品质的需求愈加强烈,同时高粱酒也开始朝着淡雅化、低度化、健康化等方向发展,同时高粱是高粱酒酿造的主要原料,“好酒离不开红粮”,高粱支链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适中、脂肪含量低,并含适量单宁、灰分及粗纤维,相对于其他淀粉质原料来说结构较疏松,蒸煮后易被酿酒微生物利用,是酿酒的首选原料,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粱酒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粱酒生产工艺,
S1:为了提高出酒率和酒质,高粱要求进行粉碎,粉碎后通过10~20目筛的占40~50%,通过20~40目的占20~30%,通过40目以上的占20~30%;
S2:高粱在蒸煮前预先润料2~4小时,以缩短蒸煮时间,要求水温达到80~85℃,水要加匀,常压蒸煮45~55分钟,煮要“熟而不黏,内无生心”,清蒸是蒸煮和蒸馏分开进行的,这样有利于原料糊化,又能防止有害杂质混入成品酒内,可提高白酒质量;
S3:配料是高粱酒生产的重要环节,配料时要根据原料品种和性质、气温条件、生产设备、糖化发酵剂的种类和质量等因素,合理配料,要从产量和质量两大方面确定合理配料,包括粮醅比、粮糠比、粮曲比、加水量;
S4:采用带式凉渣机进行连续通风冷却,料温的降低温度与气候有关。气温在5~10℃,料温降到30~32℃;气温在10~15℃时,料温降到25~28℃;
S5:渣醅冷却到适宜温度即可加入麸曲、酒母和水,搅拌均匀,入池发酵,加曲温度一般在25~35℃,冬季比入池温度高5~10℃,夏季比入池温度高2~3℃,一般用曲量为原料量的6~10%;
S6:一般入池温度应在15~25℃,入池淀粉浓度一般控制在14~16%,高粱入池酸度为0.6~0.8g/L,入池水分在57~58%,渣醅入池后,采用泥巴封池,也有些厂采用塑料薄膜封池;在气温高时,更应严密封池,并可适当进行踩醅;
S7:使用土甑蒸馏,要“缓气蒸酒”、“大汽追尾”,流酒速度3~4公斤/分钟、流酒温度控制在25~35℃,酒精含量应保持在60度以上,并根据酒的质量掐头去尾;
S8:将基础酒分级入库,贮存期为3个月至1年。
优选的,所述在糖化培菌阶段,控制温度在微生物最适生长范围内,如出箱温度控制在32℃左右,入窖团烧温度23-25℃等,糖化培菌阶段,温度变化有一个先上升到回落最后趋于平缓的过程,在相对较低温度收箱,能使得微生物在最适生长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在酿酒发酵中,有机酸对酵母菌的酒精发酵存在抑制作用,其抑制强度:己酸>丁酸》乙酸>乳酸,其中己酸、丁酸主要来源于浓香型白酒发酵容器的窖泥功能菌代谢;乙酸、乳酸主要来源于糟酷微生物代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明权,未经毛明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3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车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线检测先导式安全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