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口光缆泄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9813.9 | 申请日: | 202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9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唐科培;冉曾令;张仁志;饶德勇;刘俊霖;任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E21B47/00;E21B47/017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口 光缆 装置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口光缆泄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第一方面,一种井口光缆泄压装置,用于内嵌由外到内依次设有外护套、外保护管、光纤单元、光纤纤芯的光缆,包括用于预制密封光纤纤芯,使光纤纤芯贯穿自身两面的隔离板,隔离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密封放置露出光纤纤芯且与隔离板上的光纤纤芯相连接的光缆的低压腔,隔离板的另一侧沿远离隔离板的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密封放置露出光纤纤芯且与隔离板上的光纤纤芯相连接的光缆的第二高压腔和用于密封放置露出光纤单元的光缆的第一高压腔。第二方面,一种井口光缆泄压装置的安装方法。本发明可以对井口光缆内泄露的油/气进行预警及导流的作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井光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口光缆泄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石油技术的发展,套管外光缆安置技术的不断提高,井下光缆安置技术,已成为光纤油藏地球物理业务的工程基础;为了实现对油井长期的动态监测,越来越多的新井进行了套管外光缆的永久安置。
井下光缆出现工程意外等原因,会导致光缆破损,从而使井下的高压流体通过光纤单元泄露到地面,尤其是有毒有害气体,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如不能有效解决安全隐患问题,会严重阻碍该项业务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口光缆泄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其可以对井口光缆内泄露的油/气进行预警及导流的作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井口光缆泄压装置,用于内嵌由外到内依次设有外护套、外保护管、光纤单元、光纤纤芯的光缆,包括用于预制密封光纤纤芯,使光纤纤芯贯穿自身两面的隔离板,隔离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密封放置露出光纤纤芯且与隔离板上的光纤纤芯相连接的光缆的低压腔,隔离板的另一侧沿远离隔离板的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密封放置露出光纤纤芯且与隔离板上的光纤纤芯相连接的光缆的第二高压腔和用于密封放置露出光纤单元的光缆的第一高压腔,第一高压腔和第二高压腔各自连通设有用于泄压的泄压通道。其作用为,根据光缆的结构,设置第一高压腔和第二高压腔来对光缆不同部位的破损进行相应泄压操作:当井下光缆的外保护管破损时,井下气/液在高压下,通过破损处,到达到第一高压腔内,通过第一高压腔内的泄压通道对第一高压腔进行单独泄压;当井下光缆的外保护管破损并导致光纤单元破损时,井下气/液在高压下,通过破损处,分别到达第一高压腔和第二高压腔内,通过各自的泄压通道进行泄压。通过低压腔的设置,用于安装放置位于井外低压环境下的井外光缆。通过隔离板的设置,便于对经过第一高压腔和第二高压腔且部分位于井下高压环境的井下光缆和经过低压腔且位于井外低压环境下的井外光缆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有隔离板的穿越腔体,穿越腔体一端连接有尾端密封盖,穿越腔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密封双腔体,密封双腔体远离隔离板一端连接有光缆轴,光缆轴与密封双腔体连接后构成第一高压腔,密封双腔体与穿越腔体连接后构成第二高压腔,穿越腔体与尾端密封盖连接后构成低压腔。其作用为,通过光缆轴和密封双腔体的设置来构成第一高压腔,通过密封双腔体和穿越腔体的设置来构成第二高压腔,通过尾端密封盖和穿越腔体的设置来构成低压腔。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上螺纹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与光纤纤芯密封连接且使光纤纤芯贯穿自身两端的第三密封件。隔离板上贯穿设有连通第二高压腔和低压腔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连接有第三密封件。其作用为,通过第三密封件的设置,来将一段光纤纤芯预制密封在第三密封件内,使光纤纤芯的两端位于隔离板的相对两面外;通过第三密封件与隔离板的螺纹连接,实现第三密封件与隔离板之间的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98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