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CT设备的智能减振调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5434.2 | 申请日: | 202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7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瑶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9/02 | 分类号: | G05D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雍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8 | 代理人: | 沈汶波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ct 设备 智能 调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CT设备的智能减振调控系统,包括车辆重量采集模块、车辆速度采集模块、减震设备采集模块、车辆振动采集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总控模块与信息发送模块,车辆重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载CT设备所处车辆的车辆重量信息,车辆速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载CT设备所处车辆的车辆速度信息,减震设备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载CT设备所处车辆的减震设备的设备信息,人员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车载CT设备所处车辆的人员信息,车辆振动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载CT设备的车辆实时振动幅度信息;本发明是能够更加智能化的稳定的进行减振调控,保证车载CT设备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减振调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CT设备的智能减振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CT设备是将科室的CT移动到车上,用于全身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特别是用于疫情期间的肺部检查,同时便于移动和运输,降低到医院检查感染的风险;车载CT设备在行驶和使用过程需要通过减振设备来减少振动,从而防止CT设备损坏,在进行振动调控过程中,即会使用到减振调控系统,但现有技术中的减振调控系统,振动调节效果较差且不够智能化,给减振调控系统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提出一种车载CT设备的智能减振调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减振调控系统,振动调节效果较差且不够智能化,给减振调控系统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载CT设备的智能减振调控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包括车辆重量采集模块、车辆速度采集模块、减震设备采集模块、车辆振动采集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总控模块与信息发送模块;
所述车辆重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载CT设备所处车辆的车辆重量信息,所述车辆速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载CT设备所处车辆的车辆速度信息,所述减震设备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载CT设备所处车辆的减震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人员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车载CT设备所处车辆的人员信息,所述车辆振动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载CT设备的车辆实时振动幅度信息;
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重量信息、车辆速度信息、减震设备的设备信息与人员信息,将上述信息记录后再将上述信息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车辆实时振动幅度信息、车辆重量信息、车辆速度信息、减震设备的设备信息与人员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综合调控信息、人员调控信息与设备管控信息;
所述综合调控信息、人员调控信息与设备管控信息生成后总控模块控制信息发送模块将上述信息发送到预设接收终端。
进一步在于,所述综合调控信息包括静止调控信息与行驶调控信息,所述静止调控信息包括静止减振升高信息与静止减振降低信息,所述行驶调控信息包括行驶减振升高信息与行驶减振降低信息。
进一步在于,所述静止调控信息的具体处理过程如下:提取出采集到的实时振动幅度信息、车辆重量信息与车辆速度信息,当车辆速度信息为0时,对车辆重量信息与实时振动幅度信息进行处理生成评估参数,对评估参数进行处理生成静止减振升高信息或静止减振降低信息;
所述行驶调控信息的具体处理过程如下:当车辆速度信息大于0时,对评估参数进行处理生成行驶减振升高信息与行驶减振降低信息。
进一步在于,所述评估参数的具体处理过程瑞安:将车辆重量信息标记为Q,将实时振动幅度信息标记为Z,通过公式(Q-Z)/(Q+Z)=Qz,即获取到评估参数;
所述静止调控信息的具体过程如下:提取出评估参数信息,当评估参数信息大于预设时,即生成静止减振升高信息,当评估参数信息大于预设时,即生成静止减振降低信息;
所述行驶调控信息与静止调控信息的生成过程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5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