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换能器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43404.8 | 申请日: | 2023-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2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奥飞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B29C39/10;H04R31/00;B29L31/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92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3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换能器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超声换能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空心的金属外壳、金属体、以及压电薄膜;
将所述压电薄膜固定于所述金属体表面,并且将具有所述压电薄膜的所述金属体定位在所述金属外壳下方,使得所述金属体完全封闭所述金属外壳的空心底部;
将所述压电薄膜的预留部分折起并贴合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壁;
将导线连接至所述压电薄膜,并且向所述金属外壳的内部灌入背衬材料;
在所述背衬材料固化后,将所述金属体与所述压电薄膜脱离开;
在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压电薄膜的相对面处,将SMA连接器固定至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包括依次层叠的负电极层、压电层和正电极层,所述预留部分的所述负电极层经导电银胶与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壁固定,所述SMA连接器的侧壁与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壁固定,从而使得所述SMA连接器经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负电极层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经导电银胶固定至所述压电薄膜的所述预留部分的所述正电极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体包括具有曲面的金属球、具有曲面的金属圆柱和具有平面的金属板,并且所述金属体的表面抛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贴合于所述金属体时,所述压电薄膜具有与所述金属体相同的曲面或平面形状,所述压电薄膜的曲面或平面形状取决于所述超声换能器所需要的中心频率、线聚焦、点聚焦、或不聚焦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层的材料包括PVDF膜及其聚合物;所述金属外壳包括铝、铜和不锈钢;所述负电极层的材料包括金、铬;所述正电极层的材料包括金、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1的环氧树脂胶和钨粉,将所述环氧树脂胶与钨粉借助磁力搅拌棒来充分混合以排除所述背衬材料内的气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经凡士林固定于所述金属体表面,以利于后续的将所述金属体与所述压电薄膜脱离开。
9.一种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造方法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奥飞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奥飞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34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源遥感数据自适应融合地物分类方法
- 下一篇:吸收性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