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用于严寒条件的伤员保温垫及其加热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43186.8 | 申请日: | 2023-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4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袁琳慧;王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H15/12 | 分类号: | E04H15/12;E04H15/32;E04H15/34;E04H15/54;E04H15/58;H01M10/46;H01L31/0749;B32B9/02;B32B9/00;B32B9/04;B32B15/20;B32B15/085;B32B15/14;B32B2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81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用于 严寒 条件 伤员 保温 及其 加热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寒冷环境下重症伤员救治的保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用于严寒条件的伤员保温垫及其加热方法,由相变保温垫和太阳能吸热装置两部分组成,其中太阳能吸热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集热膜、太阳能充电控制器、蓄电池和温度控制装置。太阳能光伏集热膜由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吸热膜组成,不仅可以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能直接为相变蓄热纤维层加热,还可以通过蓄电池在没有阳光的时候为石墨烯相变加热层加热,将产生的热量存储于相变材料中。太阳能光伏集热膜还可以铺在相变保温垫的玻璃纤维杆支架上,构成一个简易帐篷装置,帐篷和相变保温垫的协同作用,为重症伤员提供带有热量的密闭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寒冷环境下重症伤员救治的保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用于严寒条件的伤员保温垫及其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高质量的战现场急救是提高官兵生存率的重要保证,对受伤官兵进行火线及时处理极其重要。现代战争环境下大量伤员为复合伤,甚至合并出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低温环境对机体各大系统均有较大影响,创伤后低体温的发生率及预后与环境因素紧密相关,我国高原寒带地区常年温差大,冻土、积雪、结冰多,空气湿度高、风速大且持续时间长,低温环境会加重原有创伤的危重程度。如不及时救治或救治措施不当,病死率极高。而且高原寒带环境中伤员后送也存在诸多不便,使战斗减员或非战斗减员明显增加。
此外,由于战现场携带的救援设备受限,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环境容许救护团队实施主动复温,因此在战创伤医学中,目前应对低体温影响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被动复温策略。因此,合理使用保温措施是提高高原寒带地区野外伤员院前救治效果的关键。
已有部分专利提出了帮助冻伤伤员进行保暖的方法,包括加入产热保温材料或加入蓄热保温材料等来控制人体向环境散失热流量。专利CN208659729U提出一种数字式保温担架,铺盖被的铺被铺在担架上并固定在担架上,电热毯设于铺盖被的铺被和盖被内,它在运送伤员的过程中可以保持伤员的体温,防止被冻伤,有利于后期救治和身体恢复,并具有温度显示和电量显示功能。此外,申请人也申请了关于伤员复温睡袋的专利,通过将伤员放入相变复温睡袋,从而恢复体温、防止二次冻伤后,然后迅速安全地将伤员送到医院或救护站进一步治疗。但此类专利对重症伤员并不适用,重症伤员不能盲目搬动,且由于伤口面积大或者创伤严重,无法将伤员放入睡袋等狭小空间,需要在原地检伤。若伤情恶化,应实施止血、包扎、固定等救治,原地抢救保证伤者伤情稳定后再搬运,以免加重损伤。因此提出本专利涉及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用于严寒条件的伤员保温垫作为补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用于严寒条件的伤员保温垫及其加热方法,主要适用于高原寒带地区无法立即转移的重症伤员。本发明采用相变保温垫,利用相变材料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中的放热,向人体补充热量,满足严寒条件人体热需求,且相变材料产热量基本不受环境条件影响,可多次重复使用。此外,本发明所使用的太阳能光伏集热膜由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吸热膜组成,不仅可以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能直接为相变蓄热纤维层加热,还可以通过蓄电池在没有阳光的时候为石墨烯相变加热层加热,最终将产生的热量存储于相变材料中。太阳能光伏集热膜还可以铺在相变保温垫的玻璃纤维杆支架上,构成一个简易帐篷装置,为重症伤员提供带有热量的密闭环境,通过帐篷和保温垫的协同作用为伤员营造补充热量的宽松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用于严寒条件的伤员保温垫及其加热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用于严寒条件的伤员保温垫,其特征在于:
由相变保温垫、太阳能吸热装置两部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3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