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容性良好、粘接性能良好的耐高温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2017.2 | 申请日: | 202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2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志;刘思含;刘长威;冯浩;杨海冬;赵立伟;李洪峰;宿凯;曲春艳;肖万宝;范旭鹏;周东鹏;杜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79/08;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容性 良好 性能 耐高温 胶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相容性良好、粘接性能良好的耐高温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它由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和胺类固化剂制备而成;所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与环氧树脂的摩尔比为1:(3.5~4);所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与胺类固化剂的摩尔比为1:(2.25~3);
所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为双(3-乙基-5-甲基-4-马来酰亚胺基苯基)甲烷、3-马来酰亚胺基苯甲酸琥珀酰亚胺酯或双马来酰亚胺;
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官能Cardo环氧树脂;
所述的胺类固化剂为三氮脒、1,4-二胺萘或二胺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容性良好、粘接性能良好的耐高温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官能Cardo环氧树脂的结构式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容性良好、粘接性能良好的耐高温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称取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和胺类固化剂;所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与环氧树脂的摩尔比为1:(3.5~4);所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与胺类固化剂的摩尔比为1:(2.25~3);
所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为双(3-乙基-5-甲基-4-马来酰亚胺基苯基)甲烷、3-马来酰亚胺基苯甲酸琥珀酰亚胺酯或双马来酰亚胺中;
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官能Cardo环氧树脂;
所述的胺类固化剂为三氮脒、1,4-二胺萘或二胺苯;
二、将称取的环氧树脂分为第一份环氧树脂、第二份环氧树脂及第三份环氧树脂;将称取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分为第一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第二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第三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将称取的胺类固化剂分为第一份胺类固化剂、第二份胺类固化剂及第三份胺类固化剂;
三、在加热条件下,将称取的第一份环氧树脂和第一份胺类固化剂混合并反应,再加入第二份环氧树脂和第二份胺类固化剂并反应,然后加入第三份环氧树脂和第三份胺类固化剂并反应,最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环氧树脂与胺类固化剂预聚物;
四、将环氧树脂与胺类固化剂预聚物升温,加入第一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并反应,再加入第二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并反应,然后加入第三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并反应,最后降至室温,得到相容性良好、粘接性能良好的耐高温胶黏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相容性良好、粘接性能良好的耐高温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双官能Cardo环氧树脂的结构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相容性良好、粘接性能良好的耐高温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称取的环氧树脂按质量比1:1:1分为第一份环氧树脂、第二份环氧树脂及第三份环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相容性良好、粘接性能良好的耐高温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称取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按质量比1:1:1分为第一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第二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第三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步骤二中将称取的胺类固化剂按质量比1:1:1分为第一份胺类固化剂、第二份胺类固化剂及第三份胺类固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相容性良好、粘接性能良好的耐高温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温度为60℃~80℃及搅拌条件下,将称取的第一份环氧树脂和第一份胺类固化剂混合并反应1h~2h,再在温度为60℃~80℃及搅拌条件下,加入第二份环氧树脂与第二份胺类固化剂并反应1h~2h,然后在温度为60℃~80℃及搅拌条件下,加入第三份环氧树脂和第三份胺类固化剂并反应2h~3h,最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环氧树脂与胺类固化剂预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相容性良好、粘接性能良好的耐高温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第二份环氧树脂及第三份环氧树脂的加入速度均为24g/min~26g/min;步骤三中第二份胺类固化剂及第三份胺类固化剂的加入速度均为2g/min~3g/min;步骤三中所述的搅拌均是在搅拌速度为300rpm~350rpm的条件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20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面板及发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力检修的接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