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电气管线布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1005.8 | 申请日: | 2023-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6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卻谍;李磊;徐元杰;陈忠;范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38 | 分类号: | H02G3/38;E04B1/00;E04B5/4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磊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混凝土 建筑 电气 管线 布置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电气管线布置结构。涉及建筑装修技术领域。本申请具体包括多个局部叠合板、用以对相邻两局部叠合板进行支撑的PEC柱、以及对边缘的局部叠合板进行支撑的边墙,局部叠合板中设有第一预埋盒、第二预埋盒、第一线管、以及第二线管,PEC柱中设有第三预埋盒,边墙中设有配电箱,第一线管将第一预埋盒与第二预埋盒连通,第二线管一端与第一预埋盒连通、另一端与局部叠合板的端部平齐。本发明可实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二次装修无需现场开孔,施工简单,二次装修线路安装方便,且管线分离避免结构二次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电气管线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多采用设计-生产-施工方式实施,施工作为装配式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提出新的要求,施工方式如何确保建筑的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目标,这对施工的安装工装设计提出较高要求。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二次装修重新设计布置电气线路时,需要在楼板、墙壁以及梁柱上开设线槽,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楼板、墙壁和梁柱主体均是由混凝土浇灌而成,开设线槽的施工操作较为麻烦,且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CN114215196A、公开日2022-03-22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柱脚防水构造及施工方法,包括PEC柱、墙体、止水钢板和现浇混凝土楼板,止水钢板包括第一竖直板、第二竖直板以及水平板,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均垂直于水平板且与水平板相连,水平板沿PEC柱的柱脚边缘铺设,水平板嵌入楼板内部;第一竖直板垂直于PEC柱的第一翼缘且与第一翼缘连接,第二竖直板平行于PEC柱的第二翼缘且与第二翼缘侧边连接,沿PEC柱的柱脚浇筑混凝土形成防水台;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处各自浇筑混凝土形成高于防水台的防水翻边,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各自嵌入防水翻边内部,防水翻边的一端与PEC柱相连,墙体底部与防水翻边顶部连接,避免了柱脚连接处开裂渗水问题的产生。但是该构造在二次装修重新设计布置电气线路时,需要在PEC柱、墙体和现浇混凝土楼板上开设线槽,PEC柱、墙体和现浇混凝土楼板的结构主体均是由混凝土浇灌而成,开设线槽的施工操作较为麻烦,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电气管线布置结构,可实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二次装修无需现场开孔,施工简单,二次装修线路安装方便,且管线分离避免结构二次破坏。
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电气管线布置结构,包括多个局部叠合板、用以对相邻两所述局部叠合板进行支撑的PEC柱、以及对边缘的所述局部叠合板进行支撑的边墙,所述局部叠合板中设有第一预埋盒、第二预埋盒、第一线管、以及第二线管,所述PEC柱中设有第三预埋盒,所述边墙中设有配电箱,所述第一线管将所述第一预埋盒与第二预埋盒连通,所述第二线管一端与所述第一预埋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局部叠合板的端部平齐,还包括用以将所述第一预埋盒与第三预埋盒连通的第一护套电线、用以将所述第一预埋盒与所述配电箱连通的第二护套电线、以及用以将相邻两所述局部叠合板的第二线管连通的第三线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以对所述局部叠合板中部进行支撑的隔墙,所述隔墙中设有第四预埋盒,以及用以将所述第一预埋盒与第四预埋盒连通的第四线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浇灌在相邻两所述局部叠合板和所述PEC柱之间的第一现浇件,以及浇灌在所述局部叠合板与所述边墙之间的第二现浇件。
进一步地,所述边墙中设有对边缘的所述局部叠合板端部进行支撑的PEC梁。
进一步地,所述局部叠合板端部设有现浇区,所述第一现浇件浇灌在相邻两所述局部叠合板的现浇区与所述PEC柱之间,所述第二现浇件浇灌在位于边缘的所述局部叠合板的现浇区、所述PEC梁以及所述边墙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边墙中还设有用以对所述第二现浇件进行封边的封边板,所述封边板设于所述第二现浇件远离与所述局部叠合板的现浇区连接的一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隔墙两侧的饰面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1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