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保护伞的鞘管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0944.0 | 申请日: | 2023-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9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陆清声;伍尚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伞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保护伞的鞘管,包括鞘管主体及其配套鞘芯,所述鞘管主体内设置有数根伞骨,伞骨具有弹性弯曲能力,所有伞骨的一端连接有保护伞,所有伞骨的另一端连接移动推柄,所有伞骨围成的通道用于插入鞘芯,鞘芯靠近远端部分设置有第一凹槽,鞘管主体的一端内圈设置有第二凹槽,保护伞位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的空间;保护伞远离移动推柄的一端为前端丝网。本发明采用移动推柄控制保护伞的结构,外科医生可按照情况决定保护伞的释放和回收,伞骨对保护网起到支撑、移动和释放作用;回收保护伞后,由前端丝网收束包裹所捕获的碎屑并存放于鞘管口内,避免碎屑在回收时造成阻塞和泄漏;在介入手术中,由保护伞捕获且能长时间捕获碎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保护伞的鞘管。
背景技术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是常见的血管疾病治疗方式,在腔内进行外科手术操作容易产生血栓碎屑,这些碎屑很容易经由腹主动脉输送至栓塞肾动脉、下肢远端和其他细小动脉。现有市面上关于鞘管内带保护伞用于取栓手术隔绝碎屑的产品和专利并不常见,以下是对几种产品的比较:
公开号为CN11415912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腹主动脉自膨式喇叭花保护伞装置,此发明用于解决腹主动脉取栓导致的碎屑脱落问题,内层鞘管与外层鞘管之间设有保护伞,保护伞设为底部外翻的圆锥结构形,保护伞内设有内侧网兜环用于隔绝碎屑;此产品虽然可以用于隔绝碎屑,但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其内外鞘管层的设计直接增加了鞘管的厚度,导致原本能插入体内的入路增大,将严重影响手术质量;此外,其喇叭花结构采用过多骨质支撑网兜,在实际手术时可能导致伞装置释放受阻,不仅影响主治医生手术进度,严重时更会影响手术进程,甚至于对患者病情造成延误;此装置释放保护伞的方式是借助血流冲力将其释放,释放过程不可控,若在患者血流动力不足或是在即将释放保护伞时被血管内原有血栓碎屑影响,将直接导致保护伞无法释放,并且该装置对制造工艺精度要求高,不易于投入生产制造。
公开号为CN11342537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栓塞保护伞,采用伞包对血栓进行捕获,所述远端导丝远离近端导丝的一端套接有沿着远端导丝方向可伸缩的弹簧,用于解决颈动脉取栓导致的碎屑脱落问题;此装置只能用于取栓时作用,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在鞘管内用此装置时不可配合其他外科器具,在手术时不能长时间捕获血栓碎屑,其复杂的结构还可能造成在特殊迂回的血管部位捕获过大血栓时不方便抽出。
公开号为CN10338574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且易于回收的具有远端保护器的临时滤器,鞘管内有可沿鞘管内通道位移的呈收缩状态的保护伞,有一可与鞘管后端随时连接的回收引导装置,用于解决颈动脉取栓阻止下腔静脉血栓脱落的问题;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在鞘管内用此装置时不可配合其他外科器具,在手术时不能长时间捕获血栓碎屑,其保护网回收结构的导线过多,在遇到大血栓时可能导致导线缠绕而无法顺利收回,严重影响手术质量,造成其他术后并发症。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在介入手术中,在不影响入路口径的前提下,外科医生可控地使用,并由保护伞捕获且能长时间捕获碎屑,同时配合其他介入器械使用的带保护伞的鞘管,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保护伞的鞘管,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保护伞的鞘管,包括鞘管主体及其配套鞘芯,所述鞘管主体内设置有数根伞骨,伞骨具有弹性弯曲能力,所有伞骨的一端连接有保护伞,所有伞骨的另一端连接移动推柄,所有伞骨围成的通道用于插入鞘芯,鞘芯靠近远端部分设置有第一凹槽,鞘管主体的一端内圈设置有第二凹槽,保护伞位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的空间;保护伞远离移动推柄的一端为前端丝网。
本发明采用移动推柄控制保护伞的结构,外科医生可按照情况决定保护伞的释放和回收,伞骨对保护网起到支撑、移动和释放作用;回收保护伞后,由前端丝网收束包裹所捕获的碎屑,血栓碎屑将存放于鞘管口的保护伞内,避免了碎屑在回收时造成阻塞和泄漏;在介入手术中,由保护伞捕获且能长时间捕获碎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0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