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b-IoT物联网智能平板车位锁及控制管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38597.8 | 申请日: | 2023-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4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覃志华;严恒俊;廖志远;姚上开;王渊;陆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E04H6/42;G16Y30/00;H04L6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箐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05 | 代理人: | 彭小雨 |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b iot 联网 智能 平板 车位锁 控制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车位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b‑IoT物联网智能平板车位锁,包括底座、监控模块和防撞机构;底座内设有升降腔,升降腔内滑动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上连接有升降柱,升降柱的一端贯通底座,升降柱上连接有档杆,档杆的侧壁上设有报警灯,底座内设有升降机构;监控模块安装于档杆上,监控模块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侧壁上连接有多个圆周均匀分布的监控传感器。本发明通过相应机构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车位锁的防撞功能,避免对汽车造成损伤,同时也可以避免车位锁受到撞击发生损坏,还可以提高车位锁的智能效果,避免车位因未带或遗失遥控器而造成车位锁不能控制的问题,便于用户快速停车,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位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b-IoT物联网智能平板车位锁及控制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汽车数据大量增加导致车位急剧短缺,使得车位价格上升的同时,在一些免费泊车的小区或者停车场也会出现抢车位的情况;有些用户会花钱租车位,进而保证自己的车辆有停车位置。尽管如此,有些用户依然会乱占车位,给被占车位用户带来一定的麻烦,严重的可能会发生民事纠纷,继而市面上出现了车位锁,车位锁是一种安装在地面上的机械装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别人抢占车位。
传统车位锁大多为机械手动式,汽车进出停车位时,用户需要下车把车位锁的撑杆撑起或放下,然后再上锁,使用非常不便,如果是露天车位又碰到雨天,那更容易给用户带来不便,且现有的手动车位锁没有防撞功能,如果不小心撞到车位锁,汽车很容易损伤,车位锁也容易发生损坏。
为此,市面上出现了遥控电动升降车位锁,用户在车内利用遥控器即可控制车位锁的升降,有效解决了用户上下车控制车位锁的麻烦,但针对车位锁的防撞,市面上还鲜有技术,另外,如果用户忘带或遗失遥控器,车位锁不能被人工控制,用户不能快速的将汽车停入到车位内,容易给用户带来一定的麻烦,同时也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Nb-IoT物联网智能平板车位锁及控制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Nb-IoT物联网智能平板车位锁及控制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的车位锁防撞功能差且缺乏不够智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Nb-IoT物联网智能平板车位锁,包括底座、监控模块和防撞机构;
所述底座内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滑动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一端贯通底座,所述升降柱上连接有档杆,所述档杆的侧壁上设有报警灯,所述底座内设有升降机构;
所述监控模块安装于所述档杆上,所述监控模块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连接有多个圆周均匀分布的监控传感器,所述安装座顶部设有识别码;
所述防撞机构安装于所述档杆的侧壁上,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气囊,所述防撞气囊内设有多个弹性环,所述弹性环与防撞气囊之间形成有防撞腔,所述档杆内安装有膨胀机构,所述膨胀机构与防撞气囊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有存液腔,用于容纳液压油;
所述存液腔内设有液压油,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柱和档杆的上升,进而实现车位的防占效果;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吸油泵,用于抽取液压油,以便液压油在升降腔和存液腔之间流动,实现升降板、升降柱和档杆的上升和下降;
所述吸油泵上连接有吸油管一和吸油管二,所述吸油管一的一端与存液腔相连通,所述吸油管二与升降腔相连通,吸油泵通过吸油管一和吸油管二抽取液压油。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腔与存液腔之间连接有通气管,可以实现升降腔内气体的流动,避免升降板在上升时受到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85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