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桩竖向抗拔静载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6068.4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8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龙;李巧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宏鑫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侯程新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向 抗拔静载 实验 方法 | ||
1.一种单桩竖向抗拔静载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搭建压重平台,根据场地条件,于受检桩的邻侧分别设置反力传递构件、加载装置以及力传递构件;反力传递构件之上连接加载装置,每一加载装置均支撑力传递构件;
S2:分级加载,每级的加载量取为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10或第一级极限承载力的1/5进行加载;
S3:位移观测,每级加载后,分别在第5、15、30、45以及60分钟读取桩顶位移值,之后每30分钟进行一次读数,直到位移值稳定;
S4:稳定标准,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桩的上拔位移量在1小时内小于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
S5:停止加载条件,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便停止加载:在某一级荷载作用下,抗拔桩桩顶的上拔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的5倍;桩顶累计上拔位移量超过100mm;上拔荷载达到桩受拉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
S6:逐级卸载,每级卸载量为每级加载量的2倍;每级荷载稳定1小时,分别在第15、30以及60分钟时记录一次位移量;逐级卸载至零,测出残余上拔位移量,维持3h后再记录一次位移量;
S7:采用全自动静载荷测试仪记录所加荷载及桩顶位移数据;将所得到的抗拔桩在上拔过程中数据整理为荷载-位移曲线、位移-时间对数曲线,从而确定抗拔桩的极限承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桩竖向抗拔静载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预先对受检柱进行灌芯,在管桩中心处预埋下抗拔检测连接用的钢筋,现场抗拔检测设备安装连接时,使用夹具夹住连接用的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桩竖向抗拔静载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把拉杆焊接在预埋钢筋上,把夹具安装在拉杆上,由拉杆受力再把拉力传递给钢筋束,进而传递给受检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桩竖向抗拔静载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预先定制连接用的圆盘,使用圆盘连接代替拉杆与钢筋之间的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桩竖向抗拔静载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利用抱箍抱住受检桩,再利用拉杆和抗拔支座,把检测装置与受检桩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桩竖向抗拔静载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对于陡变型荷载-位移曲线,取陡升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作为抗拔桩的极限承载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桩竖向抗拔静载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对于位移-时间对数曲线,取曲线斜率变陡或曲线尾部明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作为抗拔桩的极限承载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桩竖向抗拔静载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当在某级荷载下抗拔钢筋断裂时,取其前一级荷载值作为抗拔桩的极限承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宏鑫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宏鑫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60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