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隐私计算的零信任敏感大数据跨域分享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29944.0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0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严志超;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湖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21/64;G06F21/57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隐私 计算 信任 敏感 数据 分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隐私计算的零信任敏感大数据跨域分享方法和装置,构建出一种零信任的数据存储、传输、使用环境,使得敏感数据提供方可安全的将数据跨域全量导入到数据使用方计算环境的数据库中供其二次使用,依然能够保证任何恶意方都无法窃取原始敏感数据,对于数据使用方来说,可像常规开发应用一样对应用进行开发部署,没有部署环境上的限制。对于数据提供方来说,分享环境处于零信任状态,可全量提供敏感数据到使用方区域,仅需对使用方的应用进行审核,应用没有恶意泄露行为即可批准应用使用对应的敏感数据,且可通过禁用账户等方式,随时终止应用使用数据,可适用于大数据量的敏感数据分享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隐私计算的零信任敏感大数据跨域分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政务、金融、医疗等领域均存在大量的敏感数据需要进行跨域分享,进而发挥数据的多元价值。
基于目前常用的技术手段,数据在跨域分享时,一旦进入使用者的区域,数据提供方通常就失去了对数据的控制权。无论在数据传输、存储和使用中均可轻易的被数据使用方或恶意人员窃取。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障敏感数据的安全性,目前常规的做法是数据不出域。使用方想要使用其他领域的数据通常有两种方案,一是将使用方开发的应用部署到数据提供方的机房中直接拉取数据使用,二是数据提供方根据使用方想要的数据需求,开发对应的API接口给数据使用方。这两种方案均存在很大的技术缺陷,极大的约束了数据分享使用的便利性,同时依然存在安全风险。
应用部署到数据提供方的机房需要占用数据提供方的计算、网络等实际资源,应用提供方不掌控应用部署的服务器,使其对应用的维护也存在较大问题。这直接导致这种分享模式无法被大规模使用,只适用于简单且数量有限的应用使用敏感数据的场景。
数据提供方提供API接口的方式,会增加数据提供方开发工作量,且接口方式存在很大的定制性,通常只能适用于小部分和小数据量场景。当遇到业务场景变化,就需要重新定制开发,因此也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应用。同时API的方式,依然会存在暴露原始数据给使用方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隐私计算的零信任敏感大数据跨域分享方法和装置,构建出一种零信任的数据存储、传输、使用环境,使得敏感数据提供方可安全的将数据跨域全量导入到数据使用方计算环境的数据库中供其二次使用,依然能够保证任何恶意方都无法窃取原始敏感数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隐私计算的零信任敏感大数据跨域分享方法,数据使用方执行过程包括:
与数据提供方建立加密通信链路;
向数据提供方注册自己的应用程序app并指定相应的敏感数据;
从数据提供方下载被嵌入有账户信息获取工具的应用程序app’;
接收数据提供方通过加密通信链路发送的敏感数据,以及应用程序app’的度量值app_hash;
更新自己的应用程序app为嵌入有账户信息获取工具的应用程序app’;
将敏感数据存入为其创建的数据库实例X,并将为其创建的账户信息X’分配给所述的应用程序app’;账户信息X’被创建为仅能访问数据库实例X;
通过透明加密服务将数据库实例X的敏感数据,以及应用程序度量值app_hash与账户信息X’的对应关系加密存储至服务器磁盘;
在TEE环境中启动应用程序app’,获取应用程序app’的度量值app_hash,使用度量值app_hash远程请求相应的账户信息X’,将账户信息X’发送给应用程序ap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湖实验室,未经南湖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9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雪尼尔机
- 下一篇:居海胆杆菌及其应用和培养方法、降解塑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