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双层PU手套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29763.8 | 申请日: | 2023-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5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涛;黄文旭;张家宁;刘正杰;张高超;周海涛;周星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3 | 代理人: | 齐云 |
| 地址: | 2615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双层 pu 手套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抗菌双层PU手套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S1、一次预烘:将手套芯套在手模上预烘加热;
S2、浸渍油性PU:将手套芯浸渍油性聚氨酯胶浆,取出手套芯并匀胶、滴胶;
S3、凝固及温水浸泡:将手套芯浸泡到凝固剂中以促进凝固,然后采用温水浸泡处理;
S4、烘烤:通过烘烤使手套芯表面的油性聚氨酯胶浆凝固成胶面,得到油性PU手套内衬;
S5、二次预烘:预烘加热使油性PU手套内衬升温;
S6、浸渍水性PU:将油性PU手套内衬浸渍水性聚氨酯胶浆;水性聚氨酯胶浆中分散有抗菌剂,且水性聚氨酯胶浆中的聚氨酯分子为线性分子聚氨酯;
S7、表面处理:使用表面处理剂对S6制得的手套进行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剂为钙盐、镁盐、锌盐、甲酸或醋酸的水溶液或者钙盐、镁盐、锌盐、甲酸或醋酸的醇溶液;
S8、烘烤:通过烘烤使手套表面的水性聚氨酯胶浆凝固成胶面,脱模,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手套芯为18针或18针以上的针织手套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手套芯浸渍油性聚氨酯胶浆的时间为1.5-10s,滴胶时间为2-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油性聚氨酯胶浆包含90-120质量份油性PU树脂乳液、100-500质量份DMF、0.2-1.5质量份消泡剂和0.05-1.5质量份流平剂;
油性聚氨酯胶浆的粘度为200mPa.s-2500mPa.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凝固剂为质量浓度5-20%的DMF水溶液;在步骤S3中,将手套芯浸泡到凝固剂中2-5min,之后转入40-80℃的温水中浸泡30-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6中,所述水性聚氨酯胶浆含有90-120质量份水性聚氨酯线性分子乳液、0-20质量份氯丁胶乳或丁苯胶乳或天然胶乳、0-5质量份交联剂、1-10份抗菌剂、0-6质量份增稠剂、0-60质量份水;水聚氨酯胶浆粘度为300mPa.s-2000mPa.s;当氯丁胶乳或丁苯胶乳或天然胶乳的添加量为0时,交联剂添加量为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6中,所述抗菌剂为吡啶硫酮锌、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锌、羟甲基咪唑啉酮、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10,10'-氧二苯氧基胂或2-碘-2-丙炔基-胺基甲酸正丁酮、异噻唑啉酮、非离子型抗病毒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6中,油性PU手套内衬浸渍水性聚氨酯胶浆8-20s后取出;S7中,采用浸渍法使用表面处理剂对手套进行处理;S8中,烘烤温度为80-120℃,烘烤时间为50-10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7中,所述表面处理剂还添加有异丙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二醇、氯化铝及次氯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抗菌双层PU手套,其特征在于,是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工艺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97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喇叭的智能化生产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屋面天沟保温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