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远程信息处理器以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5332.4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6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山;周祥伟;顾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8 | 分类号: | H01Q1/48;H01Q5/50;H01Q1/50;H01Q5/28;H01Q1/52;H01Q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尹红敏 |
地址: | 10001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远程 信息 处理器 以及 车辆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线、远程信息处理器以及车辆。该天线包括主体部、馈电部和接地部,主体部呈板状;馈电部包括第一本体与馈电脚,馈电脚用于与电路板的微带线连接,馈电脚与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本体连接于主体部与馈电脚之间;接地部包括第二本体与接地脚,接地脚用于与电路板的接地端连接,接地脚与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本体连接于主体部与接地脚之间,其中,第一方向为主体部的厚度方向。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能够提高远程信息处理器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远程信息处理器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网联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使得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的设备的设计重点集中在器件的小型化(紧凑尺寸)以及易集成等领域。
但是,现有的天线往往需要具有较大的尺寸来实现较好的通信功能,使得现有的天线与电路板间常会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不利于电路板上其他模块的布置,且天线还需要与金属元件间设置一定的净空来保证天线的正常工作,因此,包含有天线与电路板的远程信息处理器常需要具有较大的尺寸,降低了远程信息处理器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远程信息处理器以及车辆,旨在提高远程信息处理器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天线包括主体部、馈电部和接地部,主体部呈板状;馈电部包括第一本体与馈电脚,馈电脚用于与电路板的微带线连接,馈电脚与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本体连接于主体部与馈电脚之间;接地部包括第二本体与接地脚,接地脚用于与电路板的接地端连接,接地脚与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本体连接于主体部与接地脚之间,其中,第一方向为主体部的厚度方向。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第一本体的表面与主体部的表面间的夹角为90°;和/或,第二本体的表面与主体部的表面间的夹角为90°。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馈电脚与主体部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等于接地部与主体部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主体部沿环形路径延伸并与馈电部连接以呈封闭环状,馈电部和接地部沿环形路径间隔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接地部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接地部沿环形路径间隔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天线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包括第三本体与支撑脚,支撑脚与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三本体连接于第二分段与支撑脚之间,支撑部、馈电部与接地部位于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同一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支撑脚与主体部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等于馈电脚与主体部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以及接地部与主体部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接地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接地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支撑部和馈电部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两两相交。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主体部包括第一天线臂与第二天线臂,第一天线臂、第二天线臂与馈电部相互连接以呈封闭环状并环绕形成有镂空部,第一天线臂沿第二方向延伸成型,第一天线臂的一端与馈电部连接;第二天线臂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以及第四分段,第一分段连接于第二分段与馈电部之间,第二分段远离第一分段的一端与第三分段连接,第三分段远离第二分段的一端与第一天线臂远离馈电部的一端连接,第四分段连接于第三分段靠近镂空部的一侧并在第三方向上凸出于第三分段设置,第一分段与第三分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成型,第二分段与第四分段沿第三方向延伸成型。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支撑部与第二分段连接;两个接地部中的一个接地部与第一分段连接,另一个接地部与第四分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53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